4月30日,《2018年杭州市直单位综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报告》发布。这是杭州连续第十二年发布这份“民意白皮书”,也是第三次发布社会评价意见“十大热词”。
《报告》显示,2018年度共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4847条。这些意见建议来自于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市民代表等9大层面以及网上市民代表等20200余名评价代表。 从意见数量上看,相较于2017年,2018年度征集意见减少14799条,减幅为49.92%。其中,网上社会评价意见11488条,占77.38%,较上年减少14550条。本年度调整了网上社会评价的意见收集方式,网民意见数量大幅减少,但意见反映问题更深刻、表述更准确,质量显著提升。 从意见内容上看,在意见总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教育、住房等民生保障类意见不降反增。通信、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类意见减幅最大,市场监管类和法治建设类的意见占比下降也较多。环境问题成为参评代表的关注焦点,环境污染类意见平均意见强度在各意见类别中最大。 此外,亚运筹备类和社会治理类的平均意见强度也较高。企业代表意见的关注焦点,集中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主要包括做好政策宣传、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等。 社会评价意见反映的问题涉及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意见报告从“幸福杭州”“品质杭州”“美丽杭州”“人文杭州”“和谐杭州”“绩效杭州”“法治杭州”“清廉杭州”对意见内容进行分析。“幸福杭州”涵盖公用事业、民生保障等与市民幸福感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品质杭州”侧重于城市管理、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等与城市品质提升有关的领域;“美丽杭州”关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人文杭州”则把重点落在了营造崇德向善的城市文化环境上。 根据社会评价意见的数量多少及反映强度的高低,2018年度备受关注的社会评价意见“十大热词”分别是“治理能力”“通信服务”“美好教育”“交通管理”“文明城市”和“地铁建设”等。比如,“治理能力”主要反映机关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仍需不断改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应持续推进,有的热线电话难打通等问题;“美好教育”主要反映课外辅导热度不减、学生家长减负难,优质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上好学校难等问题。 《2018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报告》全文详见本报第22-23版,“绩效杭州网”(http://www.jxhz.gov.cn/)、“绩效杭州”公众微信号、“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hangzhou.gov.cn)等媒体上同时刊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