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意大利,再次开启了两个古老文明的深层次交流之门。在中意两国元首的见证下,杭州和维罗纳老城共同签署了《世界遗产地友好关系协议》,至此便拉开了杭州市与维罗纳市文化交流的序幕。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交流项目。在两市友好关系协议框架范围内,计划以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切入点,以高层互访、文化交流和旅游互动等形式,推动杭州和维罗纳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的互学互鉴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交流。 对于杭州与维罗纳这两座城市而言,这都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同为文化古城,同为爱情之都,杭州与维罗纳因中意友谊相遇,实现了跨越近万里的“牵手”。 双城之缘:一曲爱情,传唱千年 上周日,“我心相印湖山间——西湖文物及摩崖碑碣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以物传情,以情传意,通过西湖文物、西湖碑刻及摩崖精品,辅以雕塑、绘画及装置艺术,以山水情、家国情、宗教情、忠孝情、唯美的爱情贯穿主题,营造了“西湖情意满人间”的艺术氛围。 此次展览中,金梅生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宣传画首次展出。“祝英台返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在展品前,许多观众久久驻足,一边聆听讲解员讲述梁祝的美好爱情故事,一边欣赏珍贵的艺术品。 自古以来,西湖与“情”字总有着不解之缘。西湖山水,自然赋形,它的发展史,犹如一部传奇,也犹如一部浪漫的爱情史诗,流传千年。中国四大爱情故事,其中有两个就诞生在西湖边。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湖成全了这些美好的爱情,这些爱情传说也成就了西湖。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赋予了西湖多情与浪漫,也赋予了杭州这座城市细腻婉转的独特气质。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旖旎的山水、浪漫的人文、美丽的传说,都让杭州有了“爱情圣地”这个充满人情味的称号。 跨越近万里,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西65英里,也有着这样一座城市,被称作“爱之城”。莎士比亚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名叫维罗纳的老城里。 维罗纳是意大利最古老、最美丽和最荣耀的城市之一,其拉丁语的意思为“极高雅的城市”。维罗纳共有26.5万居民,是维内托地区仅次于威尼斯的第二大城市。如今,在维罗纳城内依然保留着朱丽叶的故居,故居中“朱丽叶的阳台”每年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许多来这里的人都会在故居墙上留下爱情誓言的涂鸦。 众所周知《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的是一段青年男女真挚相爱,却遭遇世俗阻挠,愤而反抗的生死之恋。循着他们的爱情轨迹,我们似乎也可以找到梁祝爱情故事的影子。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经草桥亭,与梁山伯相识。二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结交金兰。后梁祝同在杭州万松书院求学,同窗三载,渐渐相知,情谊深厚。学成返家时,二人依依惜别,十八相送。待梁山伯识破祝英台本是女儿身,才惊觉彼此已生情愫,遂前往祝家提亲。本以为是一段天赐良缘,不想却遭世俗阻挠,梁祝相继愤然离世,最终化为一对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这样凄美的爱情故事传唱千年,他们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感动着一代代的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爱情故事,就将作为杭维文化交流的切入点,两座古老而又浪漫的城市,因为爱,相聚在了一起,共话未来。 双城之魂:自然山水,湖城相依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说到杭州,最离不开的就是西湖。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西湖边流连忘返,写下了惊艳世人的诗句。春花秋月,夏荷冬梅,动人的湖光山色,有的不仅是让人一见难忘的景致,更难得的是那韵味悠长的文化内涵。千年回眸,自然与人类共同创作出了这颗璀璨明珠,也照亮了杭城的过去与现在。 纵观5000年杭州建城史、2000多年西湖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没有西湖,杭州的兴盛就失去了依托。“三面云山一面城”,湖城相依,西湖是杭州的“根”和“魂”,也是杭州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标识和名片。 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西湖,杭州聚焦了世界的眼光,也让世界认识了这座具有独特韵味的东方城市。 如果说到杭州就想到西湖,那么说到维罗纳,就不得不提到意大利面积最大的湖泊——加尔达湖。它坐落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因上一次冰河时期结束时冰川融化而成,距离维罗纳仅半小时车程。加尔达湖湖岸主要的旅游区域在维罗纳境内,随着湖岸地势趋缓,在那里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地中海风情。棕榈树、夹竹桃、橄榄树、葡萄树,风景宜人的加尔达湖仿佛就像是栖息在波河平原和阿尔卑斯山之间的精灵,与古老的城镇,相依共生。 除了加尔达湖,盛产葡萄酒、蔬菜和水果的维罗纳还拥有许多自然美景,其中,就包括意大利的第二大河——阿迪杰河。其源出北部阿尔卑斯山的两个湖泊,流入亚得里亚海。阿迪杰河全长410公里,流域面积达12200平方公里,其入海处约80公里的河道几乎均为人造,上游建有水力发电站,使下游有灌溉之利,成为城市中一条不可或缺的功能河。维罗纳地处阿迪杰河下游流域最蜿蜒曲折的一段,S型的河道穿城而过,远远望去,就像是镶嵌在珍珠项链上的一块璀璨宝石。 与阿迪杰河一样,流经杭州的中国大运河,也同样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中国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流经浙、苏、鲁、冀、津、京六省市,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2002年,中国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大运河最南端的起点,它带给了杭州美丽与繁荣。拱宸桥旁,运河人家,早已成为了很多老杭州的珍贵记忆。 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与城市紧密相连,它们就像是纽带,连接起了南北,也默默勾勒出了古往今来。虽远隔山海,杭州与维罗纳这两座老城,似乎都能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然山水,在这两颗宝石一般的城市里找到了最舒适自在的形态,随着岁月的积淀,熠熠生辉。 双城之责:后申遗时代,薪火相传 维罗纳跟意大利众多古城一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一世纪,它就已经是古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驻防地。 如今,维罗纳古城内仍留有众多罗马史迹,保存着从古代、中世纪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建筑,如著名的圆形竞技场、大圣泽诺大教堂、罗马剧场等。维罗纳城中心的交通干道也依然保留着古罗马时代的网状结构,罗马时代的三条主要大道——奥古斯图斯大道、高卢大道以及波斯突米亚大道都要经过维罗纳。 2000年,维罗纳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融远古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古城,拥有了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很多去过维罗纳的人,都亲切地称它为“世界遗产小镇”,那些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时期的众多建筑、文化、艺术,就仿佛让人置身于历史长河中,被深深震撼。 就在维罗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同一年,杭州也在紧锣密鼓地为申遗做着准备。2001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动工。2011年6月,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申遗成功,实现了杭州市和浙江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圆了杭州老百姓的“世纪之梦”。从此,杭州人最珍贵的这一片湖山宝地,走向了世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8年前西湖申遗成功那天,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杨小茹就在现场,至今她还记得那让人终生难忘的场景。“申遗成功不是句号,而是逗号,怎样保护好利用好西湖才是最重要的目的。进入‘后申遗时代’,我们更要保护好西湖,保护好世界的这颗明珠。”杨小茹说,如今西湖风景名胜区仍坚持“六不”承诺—— “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申遗后的每一天,西湖的管理者都在思考如何让西湖变得更美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西湖边的免费微笑服务、智慧景区系统……广开言路、温情付出、开拓创新,西湖景区用诚意为每一位来杭州的人,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人本西湖。 从西湖到中国大运河,从中国大运河到良渚,与维罗纳一样,杭州已经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杭州将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优势,加快打造西湖、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群落”,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更好地将杭州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展现出来。 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更是公众对美好未来的梦想与寄托。进入“后申遗时代”,杭州与维罗纳这两座老城都在书写着同一份答卷——为人类保管好守护好世界文化遗产。肩负着全人类的这份重托,这两座城市都将把握时代脉搏,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不忘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