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建始走出“金凤产业一体化”新路子
东西部扶贫协作(滨江—建始)蛋鸡产业园。 孟娇 摄 戴着口罩、穿着袖套,51岁的贫困户李莲秀一刻不闲,鸡蛋不断从自动化传送带滚出,她赶忙挑拣出蛋壳有点脏的鸡蛋,放进左手端着的蛋托,“我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出厂的鸡蛋,都是干净的。” 李莲秀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业州镇风吹坝村的村民,2个月前,村里介绍她到东西部扶贫协作(滨江-建始)蛋鸡产业园,“每天工作8小时,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赚3000块!” 扎根在风吹坝村的蛋鸡产业园,可不止帮李莲秀一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在杭州市滨江区的对口帮扶下,建始县92个贫困村也因“金凤产业一体化”模式,摆脱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发展困局,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趟出来一条新路子。 在鸡舍里,花凤鸡喝着富硒水、吃着杂粮餐,一枚枚土鸡蛋通过传送带缓缓“走”出鸡舍,由中央集蛋带输送到包装厂房。 “从饲料投放、采蛋到包装,整个生产流程都是自动化的。”明康汇负责建始养殖基地的总经理赵而祝说,蛋鸡场一期占地约8000平方米,有花凤鸡14.4万羽,日均产蛋量在10万枚以上。“在土鸡蛋养殖领域,这个蛋鸡场的规模算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为啥以前没有支柱型农业产业?真的不是我们种不好、养不好,卖不出去才是最大的难题!多亏滨江的扶贫干部牵线联系,我们才能借助明康汇品牌、渠道,赢得市场!”建始县扶贫办主任何平说。明康汇来自滨江,是中国500强企业海亮集团旗下企业。 回想当初蛋鸡场的从无到有,建始县委常委、副县长汪栾和扶贫办副主任包苞感触颇深,这两位来自滨江的扶贫干部,光是项目选址就跑了30多个地方。 听说滨江的好项目正在选址,长梁镇后三溪村村支部书记刘宏进也想争取争取。 后三溪村是个藏在大山里的深度贫困村,到县城得绕2个多小时山路,刘书记指着村委会窗外的半山腰,“媳妇难娶、穷日子太苦,10年间,这里240多口人,只剩下了1户!” 哪个“当家人”不想带着村民致富?“可产业却不是哪里都能搞起来的。”刘书记说,“地形条件都适合,偏偏山路陡、运输难!” 运输难、运输成本高,卡住后三溪村产业发展的“咽喉”,也正是建始县多数贫困村共同的“心病”。 滨江凭借国家高新区做产业的先进理念,与建始县一同探索脱贫增收新路子。 2018年9月,由建始县扶贫开发协会代持87个贫困村股份,与5个村集体经营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湖北建始滨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运作滨江区支援建设的资产。 滨建公司负责投资固定资产,企业“拎包入住”、运营并支付租金,企业不必担心固定投资“打水漂”,92个贫困村不用参与经营,还能根据股权拿到分红,让村民享受集体发展成果。 “钱分到村里自己找出路,不如抱团来得稳当!”后三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邢中良笑着说,“没想到,蛋鸡场去年9月投产,到了年底,村里就拿到了分红!” 这样一来,没在贫困村选址的蛋鸡场项目,照样成了建始脱贫致富的“下蛋鸡”。据了解,去年底,92个贫困村共拿到120万元红利,惠及贫困人口8489人。 “有了这笔钱,管护常常因滑坡损坏的道路和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日常开销,都宽绰了不少!”后三溪村支部书记刘宏进说,“每个村分到1.2万元不算多,但却看到了依靠集体经济致富的希望。” 现在,前一天装箱的土鸡蛋,第二天就能出现在杭州大型商超、明康汇的200多家门店里。建始鸡蛋凭借软糯的口感和扶贫农产品这块金字招牌成了“香饽饽”,仅凭蛋鸡场一期的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蛋鸡场二期、三期项目已经开工,预计投产后,蛋鸡产业园规模将达到100万羽,其中,二期项目预计年养蛋鸡50万羽,年产蛋1.5亿枚以上,产值可达1亿元。 蛋鸡养殖产业发展起来了,淘汰鸡怎么处理?大量的鸡粪何去何从? “不考虑可循环、集约化的问题,就很难留住产业。”汪栾说,眼下,滨江区和建始县正全力打造以蛋鸡养殖为核心,集配套饲料加工、育雏、生物肥料生产、屠宰加工、包装物流于一体的“金凤产业一体化”全产业链。目前,占地30亩的育雏场已经开建,预计每年可为产业园代养100万羽鸡苗,年产值2800万元。 “核心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就像是吸铁石,吸引了不少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建始县扶贫办主任何平透露,目前,又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看好建始县的发展前景,计划发展饲料加工厂和生猪养殖产业。 “正是有了滨江的对口帮扶,才有了产业和产业链的延伸!”据介绍,未来,建始县将围绕“一只鸡一头猪”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带给老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