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这是一段英雄的岁月,这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我们倾听亲历这场战争的老兵讲述,去回望70年前,那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肩负保家卫国英雄队伍的足迹。 祖国山河日新,但曾经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不能忘怀,我们应当铭记那些慷慨为新中国奋斗的英雄,去聆听、去感动、去传承,致敬英雄,传承精神,生生不息。 1929年出生的郝龙清已91岁高龄,居住在上城区青年路社区的一幢普通民居里。但提起他,社区里的老百姓都很熟悉,大家知道他是一名经历过抗美援朝作战的老兵,并且这些年来不遗余力四处宣讲。 他的亲身经历使每次宣讲都引人入胜,通过他的讲述,越来越多人了解了抗美援朝作战是怎样的,“我只想让更多人不忘历史,记住这段历史,坚实走好脚下的路。” 16岁入伍,入朝作战真正亲历战争残酷 “当年我们面对的敌人太强大了,美国有雄厚的国力和强大的军事机器,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坦克、大炮和军舰;而我们除了有5亿人口和觉醒了的人民,再就没有优势了。中朝两国都很贫困,敢于同以美国为首的英、法、加、希、荷等17国组成的‘联合国军’斗,是常人不可思议的。”回望70年前,郝龙清感慨万千,“在战场上,我们除了同敌人斗,还得同天斗、同地斗、同饥渴斗、同死亡威胁斗、同营养不良引发的疾病斗,困难重重。” 郝龙清16岁入伍,1950年10月,21岁的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参战。“我是手术队的一名护士,是第二批入朝部队的一员。从山东泰安出发前和途中谁也不知道部队要到哪里去,是快到达安东之前先在党内传达:我们去抗美援朝。”下了火车,一边防空,一边轻装前行。郝龙清回忆,凡是暂时不用的东西,都留在了国内。当时,美国飞机不时地轰炸鸭绿江大桥。 鸭绿江对岸就是朝鲜的新义洲市,更是战火熊熊,气氛十分紧张。“因为东线的敌人正在疯狂北犯,叫嚣在圣诞节前占领朝鲜,我们只得改道从临江出国。”令郝龙清震惊的是,入朝第一天,他便亲眼见到一个村落被夷为平地,第二天见到一个县城(郡)变成了灰烬,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 初入朝鲜的几天,他内心已经对这场战争的破坏性、残酷性感到震撼。入朝时,当地的天气条件非常恶劣,10月已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教科书里写的“一把炒面一把雪”是他的亲身体验。 他所在的手术队只有几十个人,分三个手术室,全部家当只有一些简陋的手术器械、一个气灯、一副行军床(手术台)、几条白布床单、一个挑夫、一头骡子。 “1951年9月,我们二十七军撤出金城地区一线防御阵地之前,为了迷惑敌人,给新接防的兄弟部队营造有利条件,我们主动出击,突破敌人纵深防御10公里,大量杀敌后立即撤出阵地。这次抢救伤员可把我们忙坏了,连续四天四夜没睡觉,吃饭也得轮换,每个人的腿都站肿了,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郝龙清说,当时一线条件非常艰苦,因长时间的忍饥挨饿、营养不良,有些战士、干部都患上了夜盲症,既没有营养补充,又无药可治,只好上山采松针熬水喝,据说松针中含有维生素A能治夜盲症。 “尽管条件艰苦,但我们志愿军个个都是钢铁般的战士,心中装的只有祖国和人民,没有杂念和私念,坚持抗敌,最终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郝龙清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1952年10月,部队奉命回国,郝龙清在两年后终于重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梦想成真,他成长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只有亲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那场战争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场面。”郝龙清说,美军倚仗空中优势,对地面进行了不分昼夜、铺天盖地地轰炸,“我军后勤部一位姓乔的科长住在民房里,清晨正在起床穿衣,因为房东的炊烟暴露了目标,被炸死在被窝里。”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要当一名飞行员的念头。 1953年3月全军选飞,郝龙清梦想成真。他在航校被授予“优秀学员”的称号;在作战部队,成为一名尖子飞行员;在执行海陆空三军合练、国产雷达校验、入闵作战等特殊任务中,因表现突出,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授予“三手奖章”(轰炸、射击、驾驶技术三个一级能手称号)。 1979年12月,郝龙清光荣退役。退役后的他曾就任杭州百货采购供应站的党支部书记。如今已经91岁高龄的他,依然活跃在社会中,他担任了杭州市上城区社科宣讲团的特聘讲师,也是湖滨街道“五老”讲师团团长,经常参加社区、机关等单位宣讲活动,在2019年,他就进行了48场主题教育宣讲会,在三尺讲台,为大家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历史,传承英烈精神。 今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他每天都在收看新闻关注疫情发展,多次到社区询问是否有捐款的渠道。“我一直很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退伍军人的照顾。在这个特殊时间,也想要出一份力,希望可以帮助一些正处在困难中的人。”随后,郝龙清向上城区红十字会捐赠了10万元。 可能你无法想象,他身边常备速效救心丸,以防自己在外出宣讲时发生意外。2015年,郝龙清被医院诊断为乙型结肠癌,立即手术。手术后不久,他就继续坚持宣讲。 如今他已经91岁高龄,但宣讲的脚步仍没有停下,作为一名有着73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见证了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这背后,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永不变的理想信念,以人为本和不懈的奋斗精神。” 他觉得,这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年代,都是一脉相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