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座城市拥有“大脑”,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昨日,杭州城市大脑2019年至2020年总结发布会,回顾了城市大脑给城市带来的变化,研究如何让数字不断赋能城市建设,让城市大脑再开“脑洞”。 会上,“杭州城市大脑”数字界面发布,它依托城市大脑中枢与技术框架体系,融合杭州办事服务等平台,建构便民、惠企、民生、民意、新闻服务“五个直达”。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城市大脑变得更加可感可触。“多游一小时”“非浙A急事通”“小客车摇号”“公积金办理”……借助数字界面可以轻松“乘坐”城市大脑“快车”,遨游38个依托于城市大脑建设的场景。其中,此次重磅推出的新闻直达场景,是杭州媒体平台与城市大脑“双向”赋能,无缝对接、融汇一体,实现“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媒体深度融合探索。 城市大脑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自诞生以来,杭州城市大脑一直都在迭代发展中,其工作推进也倒逼政府工作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创新,让资源最优化、让治理更高效。“城市大脑”的未来趋势是什么,对整座城市又有哪些作用?会议也给出了清晰答案:按照“市民满意、聪明管用”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大脑建设水平和实际成效,更好地满足“全域感知、深度思考、快速行动、知冷知暖、确保安全”五大功能特征。 围绕这“五大功能特征”,会议也布置了下一阶段推进落实的重点任务。比如,在“全域感知”方面,我市将以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推动信息设施与城市路桥、管网、照明等公共设施功能集成,提升全市域、立体化智能感知能力。今年,要在直达便民惠企的基础上,把直达城市安全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加快补齐城市安全领域的感知短板。 感知收集到的数据,只有经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决策的有用信息。为了让城市大脑会“深度思考”,下一步将围绕做强“一整两通三同直达”中枢系统,全力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加强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关联分析,推动城市大脑真正会预测问题、能解决问题。 “大脑”不仅要有接收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更要有指挥行动的功能。按照实战要求,下一步将推动数字驾驶舱与相关部门业务系统有效链接,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五级机长”体制,形成“快感、快知、快处”的完整“反射弧”。当前,要加快推动城市大脑与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基层治理四平台”有机贯通,变“层层派单”为“一键直达”,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城市大脑不仅要有破题解难的“智商”,而且要有知冷知暖的“情商”。我市将突出“应用为上、实用为王”,做深做透“亲清在线”“杭州健康码”等典型应用,优化提升现有场景、加快开发新场景,真正让群众爱不释手、企业可亲可感。同时,关注代际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为老年人等“数字弱势群体”设计更多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式,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共享数字时代的发展红利。 如果丰富的应用场景、数字驾驶舱是让城市大脑量级不断提升的“0”,那么安全稳定就是前面的“1”。会议指出,“0”要多多益善,“1”是必不可少。要始终把城市大脑的安全摆在首位,加快构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体系。充分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制定负面清单,划出城市大脑采集、使用数据的“红线”。要集成运用安全技术与措施,筑牢“防火墙”。特别是要以全面实施《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为契机,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在法治轨道上长效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