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划“红线” 项目“包清工” 监管“钱袋子”
近段时间,在余杭区塘栖镇丁河村村级养老院的空地上,定期公布着丁河村养老中心装修工程的材料采购清单,上面清楚记录了采购项目、合同编号、收款单位、采购价格、采购人、采购时间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这个项目是‘包清工’模式的试点工程,通过简易招投标的形式直接将工程发包给村里的工匠,不仅压缩了转包、分包等中间环节,还减少了设计、预算编制等服务性成本。”丁河村党委书记朱祖华说,整个工程比预算节省了近8万元,工期也比预期缩短了一个月,将于近日投入使用。 不仅项目实施有章可循,资金拨付也被严格管了起来。 “现在村级工程的项目资金都由余杭农商行作为第三方监管,资料全部都交齐、合规才能拨付。”朱祖华说,这样一来,给项目资金使用加了一道“安全阀”,让资金在使用和支付更加规范安全。 创新农村基层治理,丁河村只是余杭区在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村级小型工程项目管理和村级小额资金拨付管理等村级“三小”领域探索实践的缩影。目前,余杭区14个试点项目预算资金平均下浮10%,共节省资金额36.1万元;全区214个行政村纳入第三方监管,累计纳入项目1792个,监管资金10.67亿元。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余杭给村社基层干部的言行划出“红线”。今年以来,余杭全面推行村社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制度,列出了工作落实不力、态度粗暴、不按规定公开村级事务等12条负面清单。“我们把这张清单‘晒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的监督,给予村干部警示与鞭策。”余杭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单内容还将根据中心工作、日常监督检查和执纪审查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定期调整,确保负面清单贴合基层实际。 而“管好村级‘钱袋子’”这个老问题,余杭也有新解法——“刷卡”。 余杭积极构建村级财务无现金结算新模式,推出了村级公务卡结算,并开通了银行转账统付和支出代扣等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村级现金支付结算。截至目前,余杭全区262个村社已全部完成POS机安装,已累计通过刷卡、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银行转账等形式完成12.5万次非现金收支。 “推进廉洁乡村建设,就要让每个村级项目运行公开透明,减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不理解,每一分村级资金都用到实处。”余杭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余杭还将继续推进村级“三小”体系建设,进一步化解农村基层矛盾,让项目清清爽爽,让村务明明白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