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升级的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生态体系,正持续擦亮杭州的“创”字招牌,汇聚成前行的澎湃动力,而更多“创”的理念、“创”的实践,也将在这座创新活力之城的率先探索、逐梦而航中,贡献更多的杭州样本。 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连日来,创新创业无疑成为了杭州街头巷尾的高频热词。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在杭州考察,看双创、看民生、看改革、看科技,作出的重要指示内容涵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基础科学研究等方方面面。而究其核心字眼,离不开的是一个“创”字。在杭州梦想小镇的2019年双创活动周主会场,李克强总理特意引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来形容杭州的双创氛围,铺天盖地、异彩纷呈、生机无限。 自2015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后花落杭州,短短数年,这座“天堂之城”便冠上了“双创热土”的新光环:平均每天诞生602个市场主体、109个有效发明专利;旧时粮仓改建而来的梦想小镇,集聚创业项目1867个、创业人才16400名,融资总额达110.25亿元;“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各级政府为双创大军提供的“店小二”式服务,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集聚更多优质资源要素的强大“磁场”;孵化器、众创空间、特色小镇、5公里创新圈、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点线面共同发力的杭城“双创”版图里,随处可见激情澎湃的创业抱负、热血偾张的追梦渴求。 民生的改善、内需的拉动,也与“创”字形影不离。不论是居家养老、幼儿入托、药品供应,还是电商发展、拉动内需、社会管理,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都是创业创新的“新蓝海”。而就业本身是最大民生,“草根”创业者通过拼搏实现人生愿景,不仅缓解教育和就业压力,更找到了社会流动的新路径。聚众智、汇众力,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创业,用一项项“黑科技”、一个个“奇思妙想”,去填补人们在现实生活里的需求,不单实现了创业者的自我价值,也驱动着新旧动能的转换,赋予中国经济更强大的“韧性”。 再进一步而言,地方发展的理念,也打上了“创”字的烙印。国人从不缺少筚路蓝缕的苦干斗志,也不缺少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当下双创热潮所释放出的激情,可谓前所未有、恢弘壮阔,这更需要地方树立起创新发展的理念。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到“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刀口向内,想百姓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政府职能之变、角色之变的大幕早已经开启,而观念之变,也像技术变革一样,给地方带来更多的“新物种”,如在梦想小镇所在的余杭,便有着专门服务企业的“亲橙办”、“亲企办”,也有着致力于促动乡村振兴的“亲禾办”等等机构。这些“新物种”诞生的背后,是创新思维的碰撞,新理念的持续萌发,为地方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 总有躬身前行的力量,汇流成推动历史进步的浩荡长河。2017年起,杭州就一直是国内海外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这在“用脚投票”的当下绝非偶然。不断完善、升级的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生态体系,正持续擦亮杭州的“创”字招牌,汇聚成前行的澎湃动力,而更多“创”的理念、“创”的实践,也将在这座创新活力之城的率先探索、逐梦而航中,贡献更多的杭州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