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根”与“魂”。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向世界展现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生动窗口。 5000年文明并不遥远。叩开良渚文明之门,我们寻找到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那颗最耀眼的星。这是谱写在人文华章的不息神韵,悠久文明的历史诗篇。 7月6日,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宣布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得到实证,遗产地的价值以及真实性、完整性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泱泱华夏,东南形胜;铮铮吴越,江海潮鸣。这是一幅何其恢弘的文明藏宝图,古城、墓葬、祭坛、村落、军事、水利设施、玉器作坊,早在距今5300-4300年期间,良渚时期有发达的犁耕稻作农业和以精美玉器、漆器等为代表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手工业,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明显分化的社会阶层、凝聚力量的统一信仰、神王合一的权力体系,无论规模和内涵,良渚古城遗址在世界同类遗址中都极为罕见,堪称“中华第一城”。在她被发现以前,长江中下游文明古国只是猜测和假说,是西方眼中的“神话”;在她被发现之后,复合形态的中华古文明成为主流学术界正视的历史。 宝贵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根”与“魂”。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向世界展现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生动窗口。当一扇扇窗口打开,当我们穿越时间隧道,渐渐地熟知一片片远古的天空,让我们越来越明白自己的时空坐标和文化坐标。文化遗产之于我们最大的意义是精神上的意义,做好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的传承弘扬,实际上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今天,我们追根溯源,探索中华文明源头,就是从我们民族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文明史中汲取营养,凝聚成我们前行的信念与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反过来又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守护文化遗产才能开创未来。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要以人为本,让历史文化遗产面向人、面向当代生活。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历久弥新;在于将遗址保护与当地人生活相融合,将遗址价值传递给更多人;在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世界遗产不是一地一国的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保护良渚古城遗址不能囿于一时一地,不仅要有大格局,也要有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如何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兼顾专家意见和公众参与?如何妥善处理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何吸引社会力量,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这些都要求我们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 ,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书写现代文明与文化遗产相融共生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