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钱塘理论
 
新制造 新工匠 新精神
2019-09-24 08:23

后天,杭州将迎来首个“工匠日”。

1937年9月26日,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历经82年依然横跨钱塘江上——它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杰作,更是工匠精神的丰碑。

工匠日,顾名思义,是工匠的节日,是千千万万技能工人的节日;但工匠日,又不单单是工匠的节日,更是旨在弘扬工匠精神的节日。而工匠精神,则是属于全体劳动者乃至全社会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不仅是制造业前行的精神源泉、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

新时代需要新制造,新制造需要新工匠,新工匠需要新的工匠精神。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工匠”,必然与手工业时代的“工匠”判然有别;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工匠精神”,也必然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内涵。杭州已经吹响了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的集结号,而“新制造业”有四个重要指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对照“四化”标准,“新制造业”时代的工匠就不仅仅必须是技能型的,还必须是知识型、创新型的,同时具有生态文明意识与以人为本情怀的。

曾几何时,一名工匠可以独立支撑一家作坊,可以单独完成一件产品,比如一枚扣针;而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著名例子,出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今天离《国富论》出版的年代已逾240多年,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机器换人时代,“工匠”与“工匠精神”也当然要重新诠释,与时俱进、与时俱新。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上的工人都是“工匠”,不仅一线的工人是“工匠”,设计者、管理者、决策者同样是“工匠”。所以杭州“新制造业计划”才会提出“数字工匠”这一名词——杭州的“新制造业”必须是数字赋能的制造业,而数字赋能先要有数字人才,就要深入实施“三名”工程,着力引进和共建一批世界一流科研院所,深化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建设,举办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积极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领军人才,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人才特区”,亦即“数字工匠”的特区。

工匠精神,匠心为本,匠人为基,精品为重。“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更需要将工匠精神注入“杭州制造”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实现杭州制造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幸福村里的“幸福经”
· 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 城市大脑“双月攻坚”成果发布暨下半年工作推进部署会举行
· “亲清在线”平台全功能揭开真容
· 杭州蓄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 下城区助力贫困山区女性自强奋进
· 杭州市代表团赴恩施州落实扶贫协作工作
· “大下姜” 生长记
· 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 “闭关”七年,杭州南站澎湃归来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明年竣工
爱你久久共迎百年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