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二是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严禁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
仅从以上两项内容而言,更像是针对招生制度的改革,而从改革招生制度下手,可谓是找到了“减负”的要害。招生制度就好比一根指挥棒,而广大家长及其子女则是随指挥棒调动的乐手。人们常拿“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来说明“治标”与“治本”的区别,那么,像清理培训机构与各种杯赛、严禁“面谈”变“面试”等等,就属于“扬汤止沸”式的“治标”,而“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就电脑派位”则是“釜底抽新”式的“治本”——各种奖、各种杯都派不上用场了,培训热、奥数热自然降温。 其实“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就电脑派位”,不过是向“义务教育法”的回归,“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亦即只要“适龄”就可入学,绝不允许设置其他筛选条件。然而长期以来,“免试入学”在很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那里,却被束之高阁。尽管各级教育部门没少出台“禁令”,但只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招生上拥有对报名者说“不”的特权,那么它们就总能找到各种巧妙的方式绕过“禁令”。 回归到“义务教育法”的“免试入学”,一切的一切就都会迎刃而解。既然可以“一招制敌”,那么其他的招数也就没有必要,比如“公办民办同步招生”,完全可以给广大家长多一种选择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们陷入顾此失彼的困扰;比如“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免试入学”之后民办初中已没有了“掐尖”的特权,这一针对公办初中的“照顾”就失去了正当性;再比如各种培训、各种杯赛,孩子有余力或者有天赋,那就放开让他们投入其中,须知,天才固然可能被淹没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但也可能被毁弃于空无一人的旷野。减负,绝对不可以为减负而减负,绝对不可以眼里只有减负,而压抑了孩子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比学赶超的精气神。 喜见“为小学生减负”终见曙光,回归“免试入学”是真减负,是真心减负。目前“方案”尚在“征求意见”中,期待“免试入学”亦即“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最终能从纸上走向现实,而且不留下任何“变通”“变相”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