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推出金石展 花木小镇美出新高度 传统文化唱出最强音 项羽一把火烧掉的秦代咸阳宫残留下来的空心砖,萧山籍大诗人贺知章撰写的唐代墓志铭拓本,民间俗称“刘罗锅”的清代大学士刘墉的书联刻石拓本,这些难得一见的藏品,今天出现在萧山新街三小“遇会且聚——金石文化暨且社社员作品展”上。 金石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考古学,“金”是上面有铭文的铜器,“石”指有文字的石刻,宋朝石鼓文的出土和清末甲骨文的发现曾是金石学的重要里程碑。 那么,一所农村小学为什么能办出一场高规格的金石文化展? 新街三小与金石文化的情缘由来已久。2010年启用的新街三小,是萧山新街一所普通的小学,但也是一所特别有文化气息的小学。2013年,该校成立了金石传拓学社,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小学生金石社团。 以金石为媒介,农村的孩子得以接触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比如,学社的牌匾由白谦慎所题。白谦慎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史学者,原为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再比如鲍贤伦,曾任浙江省文物局局长,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2016年4月在新街三小举办了“随我抚古——鲍贤伦书法展”,成为国内省书协主席进农村小学个展的首例。这次“遇会且聚”开展,展名也由鲍贤伦挥毫题写。 作为学校的一个特色社团,金石传拓学社的社员主要为新街三小的学生及周边的金石文化爱好者。而“且社”,则是在金石传拓学社对外交流过程中聚集起来的一个校外“亲友团”,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中有旅美医学家高翔、中国国家图书馆卢芳玉、物理学家李跃林等。这次展览的展品,全部由这支高规格“亲友团”提供。 学社的指导老师鲍强介绍,学社不断利用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各种传统文化相关活动,学校每个月都有主题展览,不仅仅是金石,油画、古代服饰、古代刺绣、瓷器、古代剪纸也都有。省内第一次全形拓(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一种传拓技艺)展览也是在学校办的。省书协主席鲍贤伦、西泠会员吴汥涌、曹祐福、金恩楠等一大批名家来校办展和讲座,给学生做刻印和金石传拓题跋的示范。 高雅的艺术能渗透到农村的普通小学中去,这是教育最大的回报。 为什么要在农村小学推广金石文化?答案开始显山露水。 让农村的孩子不出校门,也能大开眼界,接触名家,欣赏到名家大作,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新街三小仅仅是一所物以稀为贵的“网红”学校吗?显然不是。 那么,这个现象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在新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有效整合下,新街三小的金石传拓学社开始走进农村文化礼堂。孩子们不仅自己品尝文化大餐,还带父母来看展。新街三小校长俞镇荣介绍,今年“六一”儿童节,学校发起了“这个‘六一’我带爸妈看展览”的倡议,让更多的孩子和父母一起走进展厅一起感受金石文化。同时,这次活动除了展览本身,还有文化沙龙、金石雅集等子项目,比如请了杭师大美术学院的丁万里老师做金石书画的赏析讲座。讲座及笔会也将延伸到学校周边的农村文化礼堂,并通过“第二课堂”面向全区的中小学生普及金石文化。甚至有不少区外、市外和省外的金石爱好者也组队前来观展交流。 高雅的金石展从博物馆走进农村小学,再走进农村文化礼堂,受众面更为广泛,同时也是学校与村庄在文化传承上的一种互惠,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种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农村基层,可以通过各种载体和方式进行广泛传播,新街三小的金石传拓学社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传统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让孩子们体验到其中。现在的父母花很多的钱、很多的精力,把孩子送到城市去上培训班。这些在我们的学校,在我们的文化礼堂都能享受到。”街道分管负责人表示。 文化是有温度的,也是有根可寻的。由钱塘江沙地演变而来的新街,富有敢于拼搏、敢于争先的精神,并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美誉。除了金石文化这一特色,当地最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化就是花木。 “新街十分重视花木产业的发展与提升,也十分关注花木文化的提炼与传播。新街苗农长期天南海北去承包土地、销售苗木、承接工程,但他们的‘花木情结’始终在新街。建设‘花木小镇’成为街道的发展方向,传播‘花木文化’也就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责任。因为‘花木’不仅致富新街百姓,更滋养出一种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和青山绿水的绿色情怀,这也就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丰富营养。目前,新街的中小学、幼儿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内容丰富的花木特色课程。既向学生传授花木种植、生产、销售等知识,更从其中挖掘内涵、理念,传导精神与文化,这也是乡土文化的一种传承。如新街小学不仅建有花木博物馆,还开设了花木体验课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木学校’。”新街中心学校书记周银贤说。 如此,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新街各校园里全面展开。新街二小的书法课很有特色,“立字立人”,全校师生人人学书法、人人会书法,被列入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基地。新街四小的绿色教育则融入了许多现代科技元素。新街三小除了金石文化,还有STEAM课程中心、围棋等,可谓“古往今来”。 “我们不是抓了几个组,几个尖子,而是把围棋真正放在教育里,一、二年级都要上围棋课,中高段年级是围棋社团,有专职的围棋老师指导。我们的目标是小学毕业出去都会下围棋,并争取实现围棋启蒙教育在新街整个学区的全覆盖,辐射到每个家庭。依托学校少年宫举办的围棋大赛至今已是第十届,每届选手有600多人。除了围棋,还有排球、足球、田径、舞蹈、声乐、器乐、书法、陶艺、科技、花木社团等,学生的参与度都非常高。”俞镇荣介绍起学校的特色满满都是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