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仪三盛赞“是村落文明记忆的史诗性表达” 从白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到银装素裹的新疆禾木村,从黄土夯筑的客家土楼,到唯一保存原生态的黎族村落……刚刚完成播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中国村落》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5月22日,《中国村落》研讨会在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汇聚一堂,围绕该片展开研讨。 《中国村落》由浙江广电集团和中国美院联合出品,这是一部讲述如何守住青山绿水,记住乡愁的一部纪录片。全片以优美的画面搭载温情的语言,生动展现了一个个村落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也揭示了古村落的历史价值以及与中国文化间的内在关联。 虽然只有七集节目,看似体量不大,实则工程浩繁。为了完成拍摄,主创团队历时三年,调研了500多个村庄,其中150个纳入拍摄计划,行程达数万公里,将深埋于乡土间的文化肌理和精神脉络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呈现,进而完成了为传统文化之根“立传”的宏大命题。 该片不仅有着令人惊艳的中国乡村画面,还用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一座关于情与义的精神家园,更难能可贵的,该片还触及了乡村改造的现实问题,列举了大量村落保护改造的优秀案例,用作品推动村落文化拯救与复兴。 研讨会上,专家对《中国村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村落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是重要的文化主体、文化记忆,《中国村落》是重要的文化的史诗性的一个作品。”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浙江做了非常好的事情。我为你们点赞!” 这部片激起了著名剧作家王宏“回不去却又挥之不去”的乡愁,他说:“比起一般风光片纪录片,这部《中国村落》描述的不只是风光,记录的也不只是平面的生活,它更像一部因诗画构成的有关根脉、根亲、根源,或说根本的宣言,诉说着一个国家的来龙去脉,这片乡土的前世今生,未来进步的方向,它更像是一剂当今社会所急需的培根筑魂的良药。” 浙江大学教授范志忠评价:“这部片子代表着新浙派纪录片的创作特征,是一个成功范本。探索了一种新的创作模式,新的叙事方式和新的一种美学表达。” “我们要做记录时代的纪录片,有主体责任承担的纪录片,有新时代使命担当的纪录片。”浙江广电集团总裁吕建楚介绍,作为浙江广电集团“东西南北中”纪录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中国村落》外,浙江广电还将深入挖掘区域资源优势,陆续推出《西泠印社》《东望大海》等人文纪录片,在探讨、解答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一系列课题外,也以这些优质作品为新中国70年华诞献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