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京杭大运河是一条“活起来”的河,蕴藏着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密码。 恰逢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周年,在运河南端的拱墅区,一场戏曲盛宴“因河而起”“因河而兴”——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大运河戏曲节上,戏曲名家“星光璀璨”,大运河沿线剧种展演“经典荟萃”,“大运河梨园网红”获艺术家点赞,还有一系列戏曲活动走进了学校和社区,掀起一股“戏曲文化热”,打造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运河文化惠民大戏。 戏曲节终有散场之时,但“戏曲运河”却正在成为拱墅又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金名片,也让“活起来”的运河文化再添一道迷人“韵味”。 一条“活起来”的曲水文脉 “好运运河来,拱墅春常在。”首届大运河戏曲节的主题戏歌《好运运河来》唱响大运河畔,大气磅礴的旋律和荡气回肠的歌词,不仅完美融合了“南腔北调”的戏曲魅力,也再现了大运河与戏曲的历史渊源。 中国戏曲自古有“水路即戏路”的说法,而大运河就是中国戏曲水路传播的活化石。“一条大运河,半部戏曲史,拱墅抓到了关键处。”为戏歌潜心谱曲的著名作曲家谈声贤为拱墅举办大运河戏曲节点赞,认为此举是推动戏曲文化繁荣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更好地满足群众戏曲文化需求的惠民工程。 大运河畔的这场全民戏曲盛宴,正是拱墅多年来振兴传统艺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次厚积薄发。 早在清末民国初,大运河畔的拱宸桥一带就戏园林立,戏曲大师周信芳、谭鑫培、盖叫天等都曾在此献艺。如今,运河边的赵氏越剧工作室、重新开张的荣华戏园以及昆剧九剧场、民星大舞台等,都成了杭州乃至浙江的戏曲文化阵地,“听戏来拱墅”成了老百姓的共识。 一张“活起来”的文化地图 运河两岸不独戏曲声悠扬,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新年走运祈福、半山立夏节、大运河庙会、元宵灯会、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大运河·湖墅婚典、皋亭修禊等富有运河特色的文化活动深受大家喜爱。 在家门口的运河书房里看画展、办沙龙,在社区文化家园里学国学、读经典,大运河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一方水土的百姓,也融入了城市发展建设的肌理之中。 如今,一大批文化民生项目和地标性文化设施在运河沿岸兴起—— 大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已初具雏形,未来将打造成为集戏剧演出、艺术展览、文化教育与培训等于一体的地标性文化综合体;大运河中央公园正在建设中,未来这里将上演歌舞剧、戏曲、话剧、交响乐、音乐剧等;备受关注的大运河亚运公园,今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和市民朋友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文化是拱墅的根和魂。拱墅区委负责人表示,要切实扛起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把大运河文化带(拱墅段)真正建设成为展示中华文明金名片的核心地带,让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让文化符号随处可见,让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让文化影响深入骨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