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王姝苹至今仍记得,10年前,在浙江儿童艺术剧院出演睦剧《雪兰花》后,她和同事们眼含泪花,一起缓缓走向前台,向观众长时间90度鞠躬的情景。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这既是在为当晚的演出谢幕,同时也是为睦剧这个淳安地方戏小剧种谢幕。此后多年,睦剧逐渐淡出,大型原创剧目更是难觅踪迹。
然而最近,在淳安,熟悉的唱腔再次响起——11月1日,千岛湖屏门睦剧文化旅游节开幕,王姝苹再次登上家乡的睦剧大舞台,表演了大型原创睦剧《雪兰花》和新编大型睦剧《海瑞夫人》选段。这个和睦剧有着一生情缘的女子,终与几十名省内外戏剧名家一起,把当年的“绝唱”变为了“经典永流传”。 而睦剧——这一被列入国家“非遗”项目的地方戏小剧种,在历经百转千回之后,也随之焕发出勃勃生机。 睦剧起源于清末的淳安山区,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前身是“竹马班”,因为早期演出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角色,也被称为“三脚戏”。它来自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睦剧兴盛时,淳安村村都有“竹马班”,岁岁都演“三脚戏”。淳安老睦剧人何仁德说:“当年不管是放牛、种麦,还是磨豆腐、编斗笠,大家都是边做边唱,有时你唱上句,我接下句,瘾头上来,干脆把锄头一撂,径自唱和起来。”像传统睦剧小戏《采桑》《牧牛》《偷笋》《补背塔》《借墨斗》《磨豆腐》等,光从戏名上就知道,反映的都是农村劳动群众的日常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才唱戏。睦剧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大潮跌宕起伏,历经兴衰。 自上世纪50年代成立淳安专业睦剧团,此后二三十年间,睦剧以淳朴粗犷、活泼风趣,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一度在浙西流传兴盛。但后来由于受交通条件和经费困难等限制,剧团演出越来越难以自给,不得不在1989年解散。 曲终人散,剧团演职人员被分流,部分人的生活甚至陷入困境,不得已远走他乡,在异乡的旅游景点上演出赚钱。“当年为了双胞胎女儿有学上,再苦再累再被人瞧不起都能忍受,但春节除夕夜,电话里传来女儿的声音,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说起那段经历,58岁的何仁德眼圈泛红。 即使生活清苦,但60多名分散各处的老睦剧人仍初心不改,对睦剧的挚爱始终分毫未减。60多位睦剧艺人自发组织睦剧艺社,整理出版《睦剧戏曲志》《睦剧音乐志》,录制发行《睦剧精曲选》磁带。1997年12月,睦剧小戏《赤膊女婿》获文化部群星奖、优秀奖。1998年10月,《睦剧发展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年,睦剧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几代人的坚守终于迎来了睦剧的春天。2016年元旦,淳安睦剧团重新挂牌,八十高龄的睦剧老戏骨王睦花重新披挂上阵,给招募来的年轻演员当“导师”。她从没想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一天。 如今在淳安,除了有专业的杭州千岛湖睦剧团、淳安睦剧团之外,还活跃着6个业余团队。在睦剧小镇屏门乡,不仅有睦剧学校、睦剧大舞台,在刚举办的“千岛湖屏门睦剧文化旅游节”上,浙江音乐学院睦剧艺术家教学传承基地又落户于屏门乡。 千岛湖的青山绿水间,清亮质朴的睦剧,又缭绕在各个村庄的廊桥上、祠堂里,几代老睦剧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