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照片编织到 竹匾、鱼篓、扇子上 当那些曾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今已渐渐淡出的竹匾、竹篮、鱼篓、火炉扇与摄影艺术融合在一起时,到底是怎样效果呢?
11月15日,“影像·非遗竹编艺术融合突破创意展”在杭州图书馆开展。 将摄影艺术融入传统的竹藤编织工艺,是此次展览的一次突破。展览中,35位摄影师的数十幅优秀摄影作品,根据其色、形、表现主体等特点,被编织到不同形状材质的器物中,摄影作品与器物完美结合,使摄影作品和竹藤器物都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参与编织的两位师傅均来自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龙泉。章师傅是位残疾人士,6岁时因身患小儿麻痹症使他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靠竹编这个手艺打发光阴。一直为他砍伐竹子,提供编织原材料的父亲,如今已90多岁高龄,依然为他砍竹背竹。雷师傅是畬族人,从事竹藤编织工艺多年。此次两位编织工艺师和影像明道艺术沙龙的摄影师们共同创作参展作品,对于他们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影像是平面呈现的视觉媒介,编织是三维立体的实物呈现,将影像图片作为编织的原材料进行编织立体呈现,并拍摄影像编织过中的制作过程,成品拍摄,及将立体成品与原影像图案排列拍摄,最后在展览空间将立体成品、成品图片、成品与图片,以及制作过程进行展示,跨越了影像与实物之间的断带,形成一个超时空多维存在的空间展。 “小时候外婆家的家用竹器,老屋晒台上晒满萝卜条的大小晒匾,老灶台前的风炉扇,一丝淡淡的乡愁,敲开了我创意的联想。”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影像明道沙龙主持人羽臣透露,策划这次融合突破创意展,其实是源于童年的记忆。“如今老物件已在城市家庭中消失,乡村里也很少用到了,老竹编手艺人大多都没有传人,面对濒临消失的技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的理念传播,能对竹编工艺,传承,产业延续会有所帮助。” 该展览将在杭州图书馆展至11月17日,11月19日到25日还将在江干区文化中心展示,11月26日至30日则移至上城鼓楼广场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