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的刀刃深深插进程婴的胸膛,他缓缓倒在亲生儿子灵魂的怀里,悲壮而又伟大……亲子岂可死?养父岂可杀?面对《赵氏孤儿》故事的两大伦理“困境”,台下的每个观众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上个周末,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在杭州大剧院连演三场,完美落幕。在原创音乐剧“铁三角”导演徐俊、作曲金培达、作词梁芒的联手打造下,这个源自2600多年前的中国复仇故事,有了一次充满人性张力、悲剧美学和国际元素的时代表达。 连演三天 场场沸腾 “看到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希望” 城墙斜立,大地倾铺,无数长夜从裂缝中穿过。一缕被忘却的游魂,悄然立于石阶。夜风中花瓣起舞,游魂缓缓吟唱。古老的中国经典,全新的当代演绎,《赵氏孤儿》全体创演人员激情碰撞出的艺术花火,在杭州的舞台上升腾盘旋,点燃着每一位观众。 此次由上海徐俊戏剧艺术中心全新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可谓“中英混血”。该剧取材于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原著《赵氏孤儿》,基于英国诗人詹姆斯·芬顿同名话剧本改编。不仅有天团级主创,这部作品聚集音乐剧“顶级配置”和影视“跨界联动”的演出阵容也让期待已久的观众们过足了瘾。 从冷寂孤独的低语到烈火升腾的呐喊,故事的画卷缓缓推出,程婴、屠岸贾、程勃等一众人物定格于画框之中。时光倒流,命运被包裹在古老的“为正义而复仇”故事里,于无常间展开了考验。考验之下,每一个人面临选择,而选择的一刹那,他们的人生路,向未知处伸展、交错。 全剧上半场紧扣“救孤”,下半场则紧扣“复仇”。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叙事结构上别出心裁,采用了“程子灵魂”的主视角。情节布局紧凑,矛盾冲突鲜明,让故事的表达和情绪的渲染更加自如,切近观众。 《赵氏孤儿》共26个唱段,整体风格恢弘大气,其中既有“江山何其大,英雄渺如沙” “月弯如钩多锐利,露珠闪闪照斜坡”这样的雄壮悲歌,也有“飞龙睡在瓦片上,月光映海棠”这样温情脉脉的时刻。音乐磅礴与细腻交织,歌词也充满了历史的意境,直抵人心。 这样一部难能可贵的古典戏剧文学改编作品,能够打动我们的杭州观众吗?答案是肯定的。巡演期间,该作成为音乐剧圈无可争议的话题“台风眼”,甚至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的第一名。连演三天,场场沸腾,大家纷纷表示,“看到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希望”。还有不少观众感慨,即便自己做足了功课,翻阅了诸多版本的《赵氏孤儿》,对音乐剧的呈现却满是“出乎意料的惊喜”。 程子灵魂 创新视角 用当代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这是继越剧《玉卿嫂》、《第一次亲密接触》和音乐剧《白蛇惊变》之后,我创作的第四部与杭州观众见面的舞台作品。”7月17日下午,《赵氏孤儿》导演徐俊带着主演们来到杭州大剧院,与大家分享了演出与排练的心路历程。 “詹姆斯·芬顿的改编文本一下子给我解决了一直想解决的两个难题:即‘亲子岂可死’与‘养父岂可杀’的悖论和困境。”导演徐俊表示,这个剧本注入了更多对当下现实的关照,对深刻人性的挖掘。“光是版权,我们和芬顿谈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拿下来。”紧接着,徐俊立刻邀请了香港翻译学会会长金圣华教授、台湾大学彭镜禧教授分别翻译、重构,整个翻译过程又耗费了大半年。“有时候就是为了一个修辞,我们会反复打磨,就是为了达到最适合的表达效果,让中国的音韵格律与英国的诗意画境完美融合。” “程子灵魂”这个角色的安排,是整部剧的一大亮点。“这是我们中国千百年来在《赵氏孤儿》的舞台上,第一次呈现这个人物。程子在以往都是被遗忘的道具,这次我们可以看到他有身体、有血肉、有思想、有灵魂、有拷问。在芬顿的原剧本中只出现在最后一场戏,但我觉得完全可以放大角色,贯穿全剧。”在剧中饰演“程子灵魂”的方书剑则表示,自己的角色是没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是诠释角色的一个巨大难点。“我跟导演也一直在探讨,他让我不要把过多的感情放在自怜上,而要跳出来去审视、去拷问,这是我重新要修的一门课。此外,金培达老师的音乐给了我很大帮助和力量。” 而在这部被称作“中国原创音乐剧天花板”的史诗之作背后,每个演员的专业和敬业精神令人油然生敬。长达三小时的演出,对一名音乐剧演员的体力和精力是极大的考验。饰演程婴的郑棋元整个上半场都在不停奔跑,甚至连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晋国公主的饰演者薛佳凝更是带病上台,吃了封闭药强忍着嗓子不适坚持完成了演出。 在上海站演出时,著名演员奚美娟曾感叹:“我终于看到了音乐剧的演员在塑造人物。” 徐俊表示,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我们是怀着对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让这部中国伟大的悲剧能够发出现代的光芒。我们也希望能让观众们看到,中国的原创力量正在向世界最好的音乐剧水平看齐,甚至可以说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