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太带着轮椅上的儿子就医多有不便,直到遇到好心出租车司机陈志飞 每周两次免费接送,一帮就是一年,知晓内情的4位退休老人写来感谢信 昨天中午,刚过了12点,杭州出租车司机陈志飞不再做生意载客,开车往笕桥方向驶去。 56岁的孙先生和他81岁的母亲住在笕桥街道的一处普通民房里。到了那儿,陈志飞停车进屋,熟练地把孙先生抱上轮椅推到车旁,再抱进车里坐好,然后收起轮椅放进后备厢,嘱咐老人锁好门,随即开车前往中山中路的一家国医馆。 陈志飞是孙先生家的朋友?亲戚?其实都不是。 去年2月4日,因为打车相识,陈志飞觉得母子俩太不容易了,就想帮帮他们,一帮就是一年。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个故事,源于一封感谢信。 孙奶奶的朋友们,四位80多岁的退休老人来信给浙ATE066的出租车司机陈志飞点赞。 他们在信里说,“这是杭州爱和温馨的见证,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个故事。” 厄运降临 让这个家陷入困顿 孙奶奶的老伴10多年前就过世了,儿子的感情生活也不太顺,和媳妇离了婚,幸好孙子成绩不错,在兰州上大学。 2015年春节前一天,一场灾难突如其来,孙先生因为高血压引起脑梗,命保住了,可从此中风偏瘫。 60多万的治疗费用掏空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债。孙子还在上大学,儿子卧病在床,自己已经是70多岁,孙奶奶说家就像“破船”,她曾经感慨,“茫茫治疗路,何时了?” 幸运的是,在社区、街坊、亲戚、朋友、老同事的照顾下,孙奶奶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我年纪大了,总有一天要走的,儿子怎么办?”看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孙奶奶决定让孙先生做康复治疗。 一年多前,孙奶奶联系了文一路学院路口的一家康复医院。 也是在那个时候,他们母子和陈志飞相识了。 一次遇见 他成了他们的专职司机 从笕桥的家到康复医院,乘公交要倒两次车,坐着轮椅又不方便,母子俩只能选择打车。 出门还好些,治疗完回家打车更难。康复医院门口是单行线,又在修路,一些出租车司机看到老太太推着个轮椅都不太愿意载客。“最多的一次打车打了3小时。太麻烦了,想起来就犯怵。” 直到遇见陈志飞。 2018年2月4日,孙奶奶通过电话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就是陈志飞。 相识的这一幕,陈志飞同样记忆深刻。接单后,他绕着康复医院好几圈,迟迟没有见到打车的人出来,“一开始我有点懊恼,还以为是有人恶作剧。”打电话过去确认对方是否要乘车,电话那头的男子表示“要坐车的”。 于是陈志飞继续寻找,突然发现一条小通道里有位年迈瘦小的老人正推着轮椅。陈志飞赶紧靠过去,扶着孙先生坐进车里,帮着收好椅子。 一路上的交谈,孙奶奶母子的艰辛让陈志飞动容,他决定帮他们。“以后你们去医院我来送你们吧,不要钱。”临走时,陈志飞留下了名片。 一次、两次、一个月、两个月,陈志飞成了母子俩的专职司机。 不要钱,不要红包 老人说,怎么感谢都不够 就这样,陈志飞和孙奶奶母子之间的故事开始了。 一开始,孙奶奶接受了陈志飞的好意,可是几次过去之后,孙奶奶有些不好意思,“我给他钱他不要,给他红包也不要。”孙奶奶想通过陈志飞的单位表示感谢,可陈志飞说自己单位很远,让孙奶奶不要太放在心上。 有人给孙奶奶支招,可以通过车牌号来找。几经周折,孙奶奶总算找到了陈志飞所在的大众出租公司,公司也才因此知道了这一切。 时间一长,陈志飞跟孙奶奶的关系更近了。 “他们公司和他经常送东西过来,有一天晚上十点多了还给我送来一篮杨梅。” 孙奶奶说。 一旁的陈志飞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刚好从老家回来,顺便带一些给他们尝尝。” 最让孙奶奶感动的是今年元旦,陈志飞的妻子分娩,公司准备安排其他同事在1月2日这天接送孙奶奶,可陈志飞说,“这个日期是老早就定好的,我对他们的情况、路线都比较熟悉,还是我来吧。”他说,妻儿都平安健康,离开半天时间也不打紧。 春节前,孙奶奶重新找了一家康复治疗的地方,也就是中山路上的这家国医馆。“这样我们就可以坐305路公交车,不麻烦小陈了,他也有自己的家,要挣钱的。”看着经过一年多治疗,已经能站起来的儿子情况在好转,孙奶奶很感激。 采访后记 要感谢的除了小陈,还有好多人 “我遇见了一群好心人。”孙奶奶说。 这一群人当中有陈志飞,也有孙奶奶的老同事们。 “我的老同事们真当好,一直在帮我,说要用钱开口就好了。”孙奶奶说,街道也很照顾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就是街道提供的,还帮着他们装康复的器材、铺好台阶。 看着儿子一点点好起来,孙奶奶很欣慰。 在老同事的鼓励下,她把和陈志飞之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孙奶奶一直说,现在好心人很多,她希望这份温暖和感动让更多的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