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文明杭州
 
16年不间断 老何为老人免费理发
2019-03-06 09:31

一个电话,80岁的他还上门服务,有时来回要花近四个小时

一把电推子,两把剪刀,一块毛刷,一把刮胡刀,一件理发围布,几把梳子——绿色的环保袋一装, 昨天一大早,80岁的何思一就出了位于杭州流水西苑的家门。他要去探望邻居孙师傅,顺便帮他理个发。

“年纪大了,世事无常,早些年,我和老孙还一块儿骑车去勾庄。”何思一口里的老孙就住在隔壁幢,有1年多时间,由于病情越来越严重,老孙没出过门。何思一则主动给老孙理发,只要有需要,一个电话就上门。

而这样的事情,在过去10多年里,何思一一直在做,服务对象也不仅仅是老孙。

倒3趟车来回4小时

只要一个电话多远都上门

孙师傅的老伴曹阿姨把何思一迎进门,再和女儿扶出老伴。

一年多前孙师傅病情加重,生活无法自理,也无法开口说话。为了照顾父亲,女儿干脆辞了工作在家帮忙,儿子周末轮班。

“老孙啊,你福气的,儿子女儿都这么孝顺。”何思一利索地拿出理发工具,给孙师傅围上围布,开始理发。剪刀上下翻飞大致剪出个形状,再用电推子精修一遍;然后用刮胡刀把细碎绒毛仔细刮上一遍,最后用毛刷把毛发清理干净。

“老孙,你好好的啊,下回我再来看你。”何思一拉着孙师傅的手,孙师傅说不了话,盯着何思一使劲张了张嘴巴。

何思一年轻时当过兵,理发的手艺就是当兵那会和战友互相理发练出来的。

2003年,文晖楼道党支部成立。作为楼道党支部书记,老何就想着能给居民做点什么事儿。想到不少老人头发都挺长了,想去理发却十分不便,他刚好有这手艺,于是拎两张板凳在楼道门口一放,带着工具,他的露天理发室就这么开张了。

这一理就一直理到现在,不仅有了专门的理发室,理发业务更是越传越远。

“只要打电话我就去,人家联系我就是信赖我。”老何的粉丝,近点的在朝晖、打铁关,远点的拱宸桥、转塘都有。只要约好,多远何思一都会赶过去。

有一位住在转塘省人民医院分院的老人,是何思一的忠实粉丝。几乎每个月,何思一都会跑过去给老人理发。从家里出发到转塘,要转三趟公交,来回路上要花了近4小时,何思一从没觉得麻烦。反而给老人剪完头发后,他还顺带着帮其他有需要的人理发。

约何思一理发的,大多是卧床不起的老人,何思一只能采取或蹲、或半跪、或弯腰的姿势。因为老人没办法配合,这一蹲一弯腰,往往要三四十分钟。遇上夏天,一次头发理下来,衣服全部湿透。

简陋的沙田里45号

每周二人来人往

早上给孙师傅理好发后,下午何思一准时来到沙田里45号。

门口这间7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就是老何的理发室。

昨天是周二,从2009年开始,何师傅就和居民们约定,每周二下午开张。那一年,在社区支持下,有了这间小房间,何师傅的理发服务从露天的楼道口正式搬到了这里。

理发室和它的主人一样朴素,墙上写着服务时间和对象:每周二下午1点30分到5点,社区60岁以上老人和持证残疾人都能来这里享受服务。

几乎是踩着点的,第一位客人上门了,她是74岁的老邻居胡爱如。“十几年了,真当不容易的。他一分钱不收,我们每次理完都只能嘴巴说谢谢。”

理发室里有个小本本,每次理完发,何思一都会做个记录。记者翻了翻本子,每周二开张的理发室,多的一下午要接待20多人。仅仅2018年,理发室理发服务总量就达到了299人次。何师傅说,最多的年份达到700多人次。

理发次数多了,总有人会问何思一这样的问题:“何师傅您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给人理发,街道一年给你多少津贴啊?”遇到这样的情况,何思一就朝他们微微一笑:“我有退休工资,也不需要津贴。义务理发是我自己想做的事。”

就连理发的工具也是何师傅自己掏的腰包。十多年来,他理坏了3把剪刀,4把电推子。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丽 通讯员 刘成 韩文婷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幸福村里的“幸福经”
· 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 城市大脑“双月攻坚”成果发布暨下半年工作推进部署会举行
· “亲清在线”平台全功能揭开真容
· 杭州蓄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 下城区助力贫困山区女性自强奋进
· 杭州市代表团赴恩施州落实扶贫协作工作
· “大下姜” 生长记
· 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 “闭关”七年,杭州南站澎湃归来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明年竣工
爱你久久共迎百年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