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携手共建 军民鱼水情深 7月30日,上城区清波街道组织8位热心居民以“兵妈妈”的身份,与8位兵儿子、兵闺女签署了“母子情”协议。 通讯员 蒋成杰 戴奕 记者 李忠 摄 杭州,是一座婉约柔美的城,也是一座热血沸腾的城。 身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杭州,挽携着“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劲东风,军地同心,携手奋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深厚情怀早已融入了城市的血脉。 拥政爱民 军地同心 共谋杭城发展之路 横跨杭城南北、巍然屹立的钱塘江大桥已建成通车80余载。新中国成立以后,武警杭州支队执勤三中队就担负起了钱塘江大桥的守护任务。 每个新入队战士的第一堂课,就是在中队荣誉室内接受守桥爱民教育;而出了荣誉室后,新战士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到驻地孤寡老人家中“认门”“认亲”。近年来,中队战士救助轻生和遇险者、送返迷路儿童近千人,见义勇为、保护群众免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在队里也屡见不鲜。 驻杭部队把杭州作为第二故乡,积极投身杭州“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建设。扶贫帮扶、义务献血、医疗义诊等爱民惠民活动,描绘了驻杭部队与杭州人民唇齿相依的最美画卷。每年杭城都有不少热血青年披上军装,奔赴军营,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每年杭城也有不少老兵更迭戎装,离开军营,他们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浪潮中诠释着新时代军人的情怀与本色。 军民共建 双拥联动 共叙军民鱼水情深 上城区清波街道的大门口,挂着一块“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牌子,该街道已连续20年与省军区警卫连开展“军地模拟家庭”共建结对活动,诞生了一类以社区独居和空巢老人为主的特殊群体——“兵妈妈”,结对部队里的年轻官兵。 这只是杭州开展基层双拥共建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已建成28个基层双拥示范点,经常性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等活动。同时,每年安置到杭州的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等安置人员数量均位居全省首位。近年来,杭州市相继出台了多项惠军政策。 依托“最多跑一次”改革,克服了涉军材料数据共享难、获取难的问题,实现23个事项“最多跑一次”,其中19个事项仅凭身份证就能办理,有效提升了办事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成16家市、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3384家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25.27万人,为23万余户烈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悬挂了光荣牌。 在支持部队建设上,杭州紧贴部队实际需求,推进“进浙入闽”道路建设,支持部队整治战备道路修建、文体医疗设备更新、营区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圆满完成部队演习训练、整建制换防、朱日和阅兵及厦门金砖峰会安保等重要保障任务。 在杭州,“双拥”不是一个人的情怀,而是一群人的情怀,一片热土的情怀。在杭州这片深情的热土上,时时有子弟兵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处处涌动着老百姓的浓浓拥军情,唱响了一曲党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时代双拥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