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文明杭州
 
“从头到脚”温暖老年人
2019-08-22 09:05

响应总书记对“老有所养”的关切,杭州有群志愿者组队“专攻”为老服务 

3年来,他们只专注于“三件小事”

眼前的这双脚,长满了黄斑,脚底的老茧和褶皱,就如大树的年轮一般,勾勒出了岁月的痕迹。

这是一双86岁老人的脚,由于长期没有修剪,趾甲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模样,变得又黄又厚,趾甲缝里满是黑色的污垢,甚至已经扭曲、变形、发烂,还散发着难以描述的气味。

但正在给老人修脚的宣美丽,似乎并不在意这些。

她把这双脚轻轻捧起,戴着老花镜的眼睛凑得很近,一边仔细端详,一边拿起修脚刀小心翼翼地修剪着,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一块珍贵的玉石。“你这个趾甲都长到肉里面去了,要给你修掉,我会动作很轻,不会痛的。”宣阿姨还和老人唠起嗑来,语气里有着藏不住的浓浓暖意。

给老人修脚,会嫌脏吗?

面对记者的提问,宣美丽并没有停下手中的修脚刀,淡定地说:“不会去想脏不脏,我就是想着把老人服务好,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父母一样。”

这样的脚,对宣美丽来说并不陌生,三年来,她给超过150位高龄老人修过脚。但其实,宣美丽今年也已经67岁了。

宣美丽是拱墅区半山街道田园社区绿色田园公益服务社的志愿者,从去年9月开始,每个月的15日,这支队伍雷打不动地出现在街道各个社区的公益服务点,老百姓们亲切称赞:“从头到脚,刀刀见情。”

什么是“从头到脚”?公益服务社负责人金德意说,就是老人最需要的理发、按摩和修脚。

1

三件事虽小,

却是老年人的“最需要”

一边是志愿服务热火朝天,一边是闻讯而来的老人越来越多。“你看,这么多人等在这里,说明有需求啊!”金德意说。

金德意是半山街道田园社区一名退休党员干部,也是杭州环保界的红人“藤司令”。按照他的话说,他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前20年做垂直绿化,退休了就专心做公益。”

最早的时候,只是社区里一群热心公益的老人自发组织的“散兵游勇”,大家做公益也不图什么,之所以能一直坚持下来,正如金德意说的:“我们自己就是老人,知道老人到底需要什么。”

“老人最需要什么?说出来你们不要不相信,其实就是从头到脚三件事——理发、按摩、修脚。”金德意说,“老人头发比较硬,长时间不剪就不舒服;腰酸背痛是常有的,按摩的需求也很大;修脚就更不用说了,眼睛花了手也抖了,有的连腰都弯不下去。”

由于志愿者的人数有限,服务对象原本设定为社区的空巢、高龄、病残、失能老人。但真正做起公益来,很多“规矩”都被“打破”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句“于心不忍”。

志愿者李师傅再三叮嘱,不能透露他的信息,他曾经瞒着家人干了一件事。

去年年底,半山人民医院的一位病人家属通过社区找到了金德意。原来,他家老人已是肺癌晚期,在一眼可以望得到尽头的生命里,老人有一个朴素又让人心酸的心愿:能否请理发师帮他剪一剪头发。

得知消息后,身为党员的李师傅第一个报名,但他也提了一个要求:不能让家里人知道,担心他们会忌讳。“看到他,我就想到我以后可能躺在病床上的样子。”于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李师傅背着一套理发工具,出现在了病房门口。“头发是一个人的尊严,我要给他剪好。”一个老人为另一个老人理发的场景,让在场的护士都扭头抹起了眼泪。这一剪就是6个月,直到老人生命的终点。

“从头到脚”不仅是身体上的服务,更多是心灵上的慰藉。“老人嘛,最怕的就是孤独。”李师傅说。

遇到60多岁的居民特地赶过来,志愿者们从来都是一口答应:“来来来,你坐好,我给你修修脚。”周边的环卫工人慕名而来,志愿者们同样笑着招呼对方:“没关系,我们给你剪。”

这支平均年龄超过63岁的志愿者队伍,用这三件“小事”把爱和尊重送到了老人心里。

2

“正规军”队伍建设一波三折

技能型服务,老年人能做好吗?

“我们是一支专业的队伍。”面对质疑,金德意底气很足。

刚成立志愿服务队的时候,理发、按摩、修脚,大家听了都挠挠头:咱们不会啊!

怎么办?学!

金德意通过市理发协会联系上了一家理发店,让几位志愿者上门“拜师学艺”。起初,大家学得挺高兴,但没过两天,老人们有些不愿意去了。原来,这些“超龄”理发师在店里遭到了顾客的笑话,难免有些受打击。

于是,金德意想了个办法,把专业理发师请到社区来教学。可是这里不比理发店,谁来当“头模”呢?

金德意第一个站出来:“来,你们放心大胆地给我剪!”在场一共19名志愿者,金德意就当了19次“头模”。

相比于理发的顺利出师,修脚师的培训可就一波三折了。

“当时有9名志愿者报名,中途‘逃’走两名,遭到家人反对两名,最后就剩下5个人来学。”金德意说,这样的情况完全在意料之中。

“给老人修脚,难度很大。”志愿者徐罗萍说,最大的难关是气味,“老年人的脚味儿特别重,很多人凑近一闻就受不了了,但是为了表达对老人的尊重,我们志愿者都不戴口罩,而且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避免细菌传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留下来的5名志愿者,全都坚持了下来,还有刚退休的老党员也陆续加入了这支队伍。

金德意还联系了盲人推拿医院,19名志愿者在这里培训了半年,12人成了持证上岗的推拿师。

2016年6月,田园社区绿色田园公益服务社正式成立,共有理发、按摩、修脚、暖巢关怀、家庭养花五支专业为老服务队,志愿者们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共有一专多能骨干志愿者17人。

3

公益善举汇聚全社会助力

3年来,一共修了多少双脚了?一共为多少老年人按摩、理发?

金德意摇摇头说:“哪里记得清楚。不过,我印象里每次出去服务,最少的理发30人、修脚18次是肯定有的……”

记者给他们粗略计算了一下,他们去年一年累计开展为老服务近50次,那一年下来理发服务人数就有1500人次、修脚服务人数也达900人次。

如今,金德意的这支“从头到脚”队伍,从半山街道社区走向了杭州的角角落落,他们还出现在每年的春运、省市老年博览会和大型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中,受到了团中央、省市相关部门领导的亲切接见。

听说了这支队伍的感人事迹,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倍受感动,找人义务为队歌《银龄互助志愿者之歌》谱曲;一家广告公司的年轻人也因被打动,主动提出免费为“从头到脚”设计LOGO。

想要公益事业长效化发展,光靠志愿者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2018年,半山街道推出了的微公益创投机制,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从头到脚”项目正是其中之一,并得到了第一笔两万元的创投基金。

“真的很感谢政府的支持,这两万块钱可是解了燃眉之急啊!”金德意坦言,以往路费餐费都是志愿者自己掏腰包,就连工具也是自己掏钱买的。

拿到创投基金后,金德意把每一分都用在了刀刃上——高级一点的修脚刀要400元一套,金德意没舍得买,选了性价比较高的,每套200元。

不久前,半山街道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从头到脚”和孝心车位做了结合,子女来看望老人达到一定次数,就可以奖励一次“从头到脚”为老服务。“你有孝心,我们还要送爱心,就是鼓励年轻人多关心老人。”金德意为这个做法点赞。

半山街道公共服务办主任梅光满表示,街道一些老街区的老龄化程度比较高,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大。在“从头到脚”项目的带动下,一支支公益团队陆续成长起来,街道通过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帮助为老社会组织专业化、规范化运作。

梅光满透露,目前,街道每年投入30万资金主要用于养老服务项目,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对公益创投组织的扶持力度,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爱心团队走得更远。

记者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保障和为老服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全国各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但仅靠政府力量做为老服务,依然会存在不足。要把为老服务做实、做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能力,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像“从头到脚”这样的为老服务,就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不过,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从头到脚”也遇到了困难。

负责人金德意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今年已经70岁了,再过5年也是高龄老人了,而队伍里的其他成员年纪也越来越大,需要年轻的接班人。

好在爱心的接力棒并没有掉棒。就在不久前,一位刚刚从杭钢退休的老干部主动联系上了金德意,想要加入志愿者队伍。如果有其他爱心人士想要加入,也可以和半山街道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联系。

希望这种对老人“从头到脚”的关注与服务,能够吸引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记者 黄冉 通讯员 陈婷 叶旭升 视频/记者 刘乃武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幸福村里的“幸福经”
· 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 城市大脑“双月攻坚”成果发布暨下半年工作推进部署会举行
· “亲清在线”平台全功能揭开真容
· 杭州蓄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 下城区助力贫困山区女性自强奋进
· 杭州市代表团赴恩施州落实扶贫协作工作
· “大下姜” 生长记
· 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 “闭关”七年,杭州南站澎湃归来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明年竣工
爱你久久共迎百年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