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文明杭州
 
老年食堂里飘出幸福味儿
2019-08-30 08:49

响应总书记16字指示,杭城首家老年食堂16年来三次提升改造,破解老人“吃饭难题”

民以食为天,老年人的一日三餐,尤其让人挂心。

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一口热饭,杭州市共打造了2000多家实体老年食堂(含助餐服务点)。但因为运营成本高,这些老年食堂,有不少勉强维持。

作为杭州市首家老年食堂,西湖区翠苑一区的老年食堂一直以来经营得红红火火,16年来经历了3次提升改造,面积更大、环境更好、菜品更多,每天光顾的老人也更多了。

这是什么原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这是习近平同志2003年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到联系点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社区调研时提出的。

多年来,这一服务理念已深深地融入社区为老服务中。

从无到有

一次走访,圆了老人的心愿

中午11点不到,翠苑一区新装修的老年食堂点菜窗口,逐渐热闹了起来。饭菜飘香,三三两两的老人陆续前来就餐。整个食堂宽敞明亮,座椅是精心选择的,有些是全布艺小椅子,有些是木头靠背皮质软坐垫。食堂采用阳光厨房,大厨怎么烧饭,后厨干不干净,一目了然。

今年89岁的王秀珠奶奶像往常一样来此就餐,“我在这个老年食堂吃饭10多年了,这些年来,家里基本上不开火。天天自己买菜的话,体力跟不上,年纪大了走出去也不太安全,这个食堂解决了我们吃饭难题,基本上在食堂吃,想改善一下伙食再出去买点菜,自己做,蛮方便的。”

忙着打菜的食堂阿姨向记者介绍,在兼顾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老年食堂尽量选择豆腐、海带、西葫芦等利于老年人消化的菜品,因此也更受老人的青睐。

时针回拨到16年前。2003年4月12日,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到翠苑一区社区,调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他来到社区居民和基层党员中间,与大家促膝而坐、深入交流,倾听群众心声。

时任社区党委书记谢瑞华至今记得:那天,习近平同志到社区后,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社区的孤寡老人家里走访。

在浙江工业大学退休教授郑祖华的家里,习近平同志问郑祖华,退休后在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郑祖华说,“我们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我们老同志吃饭很困难,每天都要买啊洗啊烧啊,很麻烦。”

翠苑一区建于1984年,到2003年,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4%,失能老人5人,残疾人84人,离休干部7人,空巢老人92户,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

走访路上,习近平同志特别提及孤寡老人的吃饭问题。在当天的支部书记汇报会上,习近平同志又一次提出建议,给老年人办个食堂,解决他们的就餐难问题。

当年9月26日,杭州市第一家老年食堂在翠苑一区社区落成,“当时,我们没有开设老年食堂的经验,也还没有老年食堂这个概念,我们也是‘摸着石头’一步步过河的。”翠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詹小玲说,当时街道、社区拿出配套用房,因陋就简,约50平方米,虽然堂食座位只有十来个,菜品也不是很多,但菜品质量有保障,政府有补贴,价格便宜。

“一区的这个老年食堂办起来后,我们这些老同志吃饭就有着落了,子女们也不用那么担心了,我们心里蛮高兴咧。” 郑祖华笑着说。

从有到优

三次改造,让老人吃得更好

作为杭州市老年食堂的“先行者”,翠苑一区老年食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是为了解决社区老人“吃饭难”的问题。

翠苑一区老年食堂刚成立时,是外包出去的,一开始还挺好,但渐渐地,因为老年食堂根本不赚钱,还要贴钱,于是,菜越来越差,服务也跟不上了。翠苑街道索性收回了自主权,自己来经营,下派一名社工专管采购和财务,另外设置3个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煤气、水电什么的都由政府补贴。于是,食堂又走上了正轨。

到2010年,经过多年的运营,翠苑一区老年食堂设施设备逐渐老化、陈旧。在老年食堂吃饭的人多了,众口难调,食堂的菜品亟待更新和增加,因而更新老年食堂,成为居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当年,街道、社区共计投入21万元,对翠苑一区老年食堂进行了2.0版的提升改造,重新进行了硬件装修,更新了全部的炊具和用餐设施,并提供老人电话点餐和送餐服务,面积扩增至97平方米,增设了晚餐,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由社区自主管理的纯公益经营模式。

2017年6月份,杭州市出台《关于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除了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外,同时也要解决老年食堂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还要解决如何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为此,翠苑街道投入两百多万元,对辖区的几家老年食堂进行了整体提升。其中,翠苑一区老年食堂进行了3.0版本的移址重建,坐落于旧老年食堂斜对面,面积扩大到了200多平方米,配备了阳光厨房和专业的厨房设施设备,就餐区可容纳80人同时就餐,菜品从原来的6个扩大到了12个。此外,食堂还增加了早餐,这样老人们的一日三餐就都能在食堂吃了。

“环境菜品变多了,咸淡也正好,饭比以前更软,还有,地方也更大了!”谈起新的老年食堂,82岁的徐大伯乐呵呵地说。

“民以食为天嘛,吃得好了,就都好了,这么多年过去,翠苑一区的老年食堂早已成为社区老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了。”社区主任沈一凡表示。

从优到强

六家食堂,打造便民服务圈

翠苑街道一直把老人所急所想的“吃口热饭”当作大事在办。这些年,街道将翠苑一区老年食堂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推广,又陆陆续续在花园、四区、二区、三区、五区等五个社区分别开办了老年食堂点,受到了老年居民的普遍欢迎。

升级后的老年食堂,特别引进第三方机构,承接社区老年食堂服务项目,提供老人营养餐,方便社区老年居民,有政府补助,菜品保质保价,比周边同档饭菜性价比更高。一荤两素市场价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吃一顿8元钱,70周岁以上老年人吃一顿7元钱,80周岁以上老年人吃一顿只要6元钱,9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可以免费吃一餐。

所有升级改造后的老年食堂统一命名为“翠食坊”,请来了新的餐饮管理机构,“菜品怎么构成,菜价要不要变化,怎么样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未来要和新的餐饮管理机构进行磨合和再确认,期望能让老年食堂更好地为社区老人们服务。”詹小玲说。

值得点赞的是,前两天刚刚重新开业的翠苑三区社区老年食堂,紧跟“互联网+”的模式,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并且运用了高科技的人脸识别系统,老年人不需要带卡,直接刷脸就可以在食堂吃饭了。

记者手记

办好“关键小事” 折射“民生大事”

老年食堂,虽是民生工作中的“小事”,却很关键,让老年人“吃得好”,“吃得健康”,成为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感的一项重要内容。

老年食堂,在哪里布点?提供哪些菜品?什么价位合适?安全问题如何保障?……林林总总这些问题,是很多居家老人心心念念的。

近年来,老年食堂在翠苑一区的成功经验,已经逐渐在西湖区以及其他区县市得以推广和创新。比如,西湖区根据城乡差异、人口密度、空巢独居老人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采取自建或改建老年食堂、现有社会餐饮企业签约共建、“中央厨房”配送3种建设方式;拱墅区积极推广“智慧助餐”,米市巷街道打造“阳光食堂+助餐系统”,辖区老年人可通过老年手机一键呼叫点餐;淳安县60%以上的村(社区)建立了实体老年食堂等等。

下一步,杭州市将打造“大配餐”服务体系,重点打造100家示范型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试点市民卡支付等信息化手段对老年人助餐服务进行实时记录,全面提升助餐服务有效覆盖面。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记者 刘乃武 通讯员 陈文文 吴雨婷 视频/记者 刘乃武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幸福村里的“幸福经”
· 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 城市大脑“双月攻坚”成果发布暨下半年工作推进部署会举行
· “亲清在线”平台全功能揭开真容
· 杭州蓄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 下城区助力贫困山区女性自强奋进
· 杭州市代表团赴恩施州落实扶贫协作工作
· “大下姜” 生长记
· 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 “闭关”七年,杭州南站澎湃归来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明年竣工
爱你久久共迎百年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