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文明杭州
 
石雕是没有时间的艺术
2019-09-10 08:48

记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吴松江

古枫树旁,五名小童在家门口玩捉迷藏,忽的一声锣响,蒙眼的娃娃挥动双手摸索着找人,而这动静也引来得看家狗大黄从门口探出了脑袋,树下的老人却闲坐矮凳乐呵呵地静看热闹……一件名为《祖孙同乐》的石雕作品,在G20杭州峰会召开期间陈列于萧山国际机场的贵宾厅,吸引了来往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对于大家热切的目光,作者吴松江坦然相对:“早年我的作品拿去以色列、俄罗斯的艺术节上展出,有很多老外喜欢但我不大舍得卖,总觉得一段时间对生活的思考凝在了它身上,少了它就抽走了段经历。别人说我是个‘石痴’,一点儿不错。”

吴松江是首批入选杭州市文联“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第三届“杭州工匠”的候选人之一,擅长动物、花鸟等自然人文题材的石雕创作。都说学艺要趁早,12岁开始,他就在家乡青田县学习石雕技艺。1993年,学有所成的吴松江随大哥迁来杭州,落脚在远离繁华的三墩。从此钟晨暮鼓,整颗心都沉在了石雕上。石屑纷飞处,那些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无不栩栩如生,灵动逼真。

尽管凭借经年累月的磨炼,吴松江磨出了一身好技艺,但读懂石头的“语言”并不容易。钻研“顽石”三十余年,吴松江说他真正“入行”却还是在刻石的第15个年头。2000年,一位台湾客人来向吴松江收购作品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作品欠缺个人思考、太过匠气的问题。吴松江激动地说:“那是我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他重新整理了思路,走访国内大大小小的村落进行采风,最终确立了自己动静相宜、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乡土情怀的创作风格。“找到自己”的吴松江突破了石雕生涯的第一个瓶颈。2009年,他的代表作——一组7件的《江南民居系列》,一举荣获了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这也是对我的理念的极大肯定。中国人对家的记忆浓缩在民居里,如果若干年后大家通过我这件实物,对当时的风土人情能管窥一角,我就实现了我的价值。”

在简陋的工作台上,他将自己对乡村野趣细致入微的观察,持之以恒地转化到石头上,江南民居最后被扩大为中国古民居系列。随着作品越积越多,现在吴松江在南宋御街拥有一处自己的石雕展厅,但三墩仍是他琢磨作品的大本营。“我希望石雕成为人人能懂的艺术,人流量大的展厅是个很好的窗口。创作的话,还是三墩清净少有人打扰。”

“我们的工作大多是自己跟自己较劲。”正如吴松江所言,匠人的痴与讲究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刻好温州著名的泰顺廊桥,他仔仔细细请教当地居民,直到把廊桥的建筑结构和历史内涵都给整明白了才走;为了给荷叶系列、莲藕系列找灵感,他常常到西湖边,一蹲就是半天,专挑烂荷叶拍照留存以作参考,全然不顾他人诧异的眼光。

正是因为这种执拗,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展中斩获金奖。2013年5月吴松江在浙江美术馆举办“大雅属于自然、真情归于淳朴”个人作品展,引起了全国艺术界的轰动。今年9月底,吴松江应中国美院邀请,又将送三件作品赴海外参展……

对吴松江来说,石雕是没有时间的艺术,它超越了时间,每一件作品都讲述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它既能反映当下的历史变迁,也可以冻结一瞬间的领悟。“我们六兄弟都做石雕,虽在不同的城市,却有一个家族共同的品牌青上阁,现在我儿子也喜欢石头,正在学习篆刻,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儿了。”吴松江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马梦妍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幸福村里的“幸福经”
· 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 城市大脑“双月攻坚”成果发布暨下半年工作推进部署会举行
· “亲清在线”平台全功能揭开真容
· 杭州蓄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 下城区助力贫困山区女性自强奋进
· 杭州市代表团赴恩施州落实扶贫协作工作
· “大下姜” 生长记
· 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 “闭关”七年,杭州南站澎湃归来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明年竣工
爱你久久共迎百年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