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唯一“恨”过的老师走了,留下了“奉献”二字 10月11日,邵大珊奶奶家里来了不少人——西湖区红十字会和文新街道、德加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来慰问她。邵奶奶是叶东炜老先生的遗孀,叶老故去后,她和亲属按照叶老遗愿,捐献了叶老的角膜、大脑及遗体。 时间再往前推十来天。9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里,叶老遗体捐献的告别仪式安静地举行。亲友们手持白菊,一一向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摆放着两排花圈,其中一个花圈上写着“沉痛悼念叶东炜老师”,落款为“学生马云敬挽”。 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这辈子我曾‘恨’过一个老师……这位老师给了我59分,让我补考。”马云所说的那位老师正是叶老,而叶老打出59分的科目,恰是马云引以为傲的英语语音课。多年之后,已经声名大振的马云回想起那次不及格的经历,终于理解了恩师的良苦用心——那时的自己太自傲了,需要有人点醒他。 而对于邵奶奶来说,与自己相携一生的丈夫还有太多故事,一点一滴,都足以铭记。 投身革命,也收获了爱情 走进邵奶奶家,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一整排被摆得满满当当的书架。“这些都是他攒的,一本都舍不得丢。”邵奶奶的语气虽有些无奈,眼神中却流露出爱惜,“他自己和两个孩子的书本、试卷,全都存着。” 房屋虽小,却不失温馨,随处可见的是家人合影。一张张扩印的全家福,满抽屉的功勋奖章,都无声诉说着叶老曾为家庭带来的幸福与荣光,而从邵奶奶口中,我们还了解了叶老学者之外的另一个身份——老一辈革命者。 叶老出生于1932年,自幼丧母,随外祖母逃难至上海,青年时代便接受了进步思想,立志投身革命。1949年4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在上海成立,他毅然报名参军,同年10月随刘邓大军出发,坐火车经武汉到汨罗,又改乘船到益阳,再沿川湘公路徒步行军,全程3500公里,历时3个月,最终抵达重庆。行军期间,叶东炜多次聆听刘伯承、邓小平授课,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献身党的事业、忠诚于党的信念。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后,叶东炜根据组织分配,投入了艰巨复杂的接管工作。也就是在这段工作期间,他遇到了邵大珊。那个年代的爱情虽不及现在年轻人的恋爱直白热烈,却有着耳语般细腻的朦胧之美,这也让邵奶奶至今回忆起来,仍会露出少女般的娇羞。 严师亦是慈父,学生铭记一生 1957年,叶东炜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考入南开大学。学成后,他先后在国内多所高校任教。在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工作时,他与同事们一起奋斗,创建了外语系,并成为首任系主任。 杏坛耕耘数十年,叶老桃李满天下。得知叶老过世,不少学生怀念起恩师的音容、往事,那位“邋遢”、严格,却又不失和蔼的老师,仿佛就在眼前。 在学生眼里,叶老是严师,亦是慈父。私底下,大伙都亲切地喊他“老叶”。叶老在上世纪80年代教过的学生姚彤华回忆,恩师喜欢穿短一截的长裤,一双灰蒙蒙的黑皮鞋总是忘了擦,鞋跟磨得剩下薄薄一层,裤脚处露出洗得有些发黑的一截白袜子。 事实上,叶老的白衬衫、夹克衫、毛线衫也总是灰蒙蒙的——他上课上到兴起,总是把黑板擦撂在讲台上,一边讲课一边用袖子擦黑板,右手袖子擦完,黑板若还不够干净,他就换左手袖子擦。这个习惯让很多学生印象深刻,以至于有一名学生后来当了老师,自己上课时偶尔也会“走神”。“毕业很多年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学校多功能白板上开始使用黑水笔。提起笔,我不禁会想起叶老师,他会不会还是习惯地拿袖口去擦,那师母可是洗不掉的呀!”这名学生说。 对自己的衣服,叶老称得上不拘小节,可对于教学,叶老却是一丝不苟的。学生们都记得,叶老在英语语音教学实践中颇有独到之处,他会在讲台上准备一些小镜子,让发音不清的同学跟着他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细细体会发音中的细微区别。在领读英语诗文时,叶老会用他的右手掌和着诗文的抑扬顿挫,或轻或重地敲打讲台,时而摇头晃脑,非常投入。他鼓励学生照他的样子跟着节拍敲打桌面,他说这样才能揣摩语音的变化,掌握语句的节奏,体会诗句的魅力。 有意思的是,如今英语口语流利的马云,当年曾一度栽在语音这门课上。当时,马云看到59分的成绩颇不服气,叶老便让马云看自己的试卷,让他找找看能把相差的那1分加在哪里。结果,无论马云怎么找,自己的试卷上终归是要结结实实地扣上41分。这次经历点醒了马云,因此,他在送给叶老的毕业照背面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承蒙您四年的帮助和指导,我永记心怀。十年后,我们将再度相会。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给年轻人机会 他作出了最后的贡献 到了晚年,叶老仍保持着天天学习的习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淘宝”“滴滴”“饿了么”,这些手机应用他都会去尝试。他说,自己不能落后于时代。81岁时,他还将译著汇集成35万字的《小草集》。 几年前,叶老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家人一度以为他挺不过来了。也正是因为这次手术,叶老提出了身后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希望为国家医学科研作出一些微薄的贡献。由于叶老的一双儿女都是我国外交工作者,长期驻外,他特地叮嘱老伴,有事别总让儿女操心,“他们工作忙,不要耽误”。 在浙大二院住院期间,叶老的决定让医护人员肃然起敬。按照习惯思维,患者总是希望由资深护士为自己打针,因为资深护士手法娴熟,自己可以少受些痛楚,叶老却鼓励实习护士为自己打针。老年人血管脆弱,容易跑针,实习护士手法不熟,加上精神容易紧张,有时叶老打完针后,手腕上会留下一块块淤青,让邵奶奶看着心疼不已。叶老自己却不在意,他说:“不要紧的,我这一把年纪,给孩子们练练手,要多给他们机会。” 9月23日,躺在病床上的叶老已十分虚弱,靠着医疗仪器维持着生命。也就在这天,一份特殊的礼物送到了他的病床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16岁投身革命,参加过上海学生地下运动,共和国没有忘记这样一名忠诚的老战士。 9月28日,叶老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7岁。同日,家属替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将他的遗体、器官捐献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这位严于治学的英语老师,在生命旅程终止之后,成了献身医学科研事业的“无语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