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说过,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
在西湖区灵隐街道一家国有企业里,有这样一名普通员工,不但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让一个个垂危的生命重燃希望之光,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志愿者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中来。 他叫王福安,20年来献血126次,累计献血5万毫升,相当于12个成人的全身血量。 “我也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只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尽自己的力量,哪怕一个生命会因为我而得到救助,这就够了。”王福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一年两次”到“一月两次” 初见王福安时,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的他正在献血车里协助医务人员做简单的止血包扎工作。他四十多岁,身体健硕,笑起来又有些腼腆。 1990年3月份,王福安应征入伍,1999年,在部队的号召下,他和战友们第一次搂起袖子参加无偿献血。“当时宣传说献血对身体没什么影响,能帮助到别人,我们就一起排队,每人献了两个单位(400毫升)”。 从此,王福安便开始了无偿献血的旅程,即便是在2002年退伍后,王福安也没有停止无偿献血的脚步。2008年,王福安成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分公司一名驾驶员,工作稳定后,王福安又开始坚持献血。 2015年下半年,浙江省血液中心的一个电话,进一步助燃了王福安无偿献血的热情,“2015年之前,我献的都是全血,一年只能献两次,血液中心说我可以献成分血,一个月可以献两次。”成分血主要用于凝血不是很好的人身上,比如白血病人。这样王福安就成了“板板族”(献成分血的人自称)。 但是这时,家里人知道了王福安无偿献血的事,长辈们极力反对。 “我岳母觉得血献出去了,自己身体上的血就会少一些,担心我的身体,老人嘛,还是老思想。”妻子孙海云知道丈夫的脾气,拦也拦不住,就帮助王福安一起做长辈的思想工作。“我自己理解血液就像汽车发动机里的机油一样,也是需要经常换的,这样才能马力十足!”王福安说。 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时间,王福安连续献了72次成分血,累计28800毫升。 “三次遗憾”和“两个心愿” 谈及20年献血经历,王福安说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有几次遗憾,“杭州公交车纵火案和三墩店铺爆炸的时候,我都刚献过血,周期没到不能献。”G20杭州峰会期间需要应急储备血时,献血者得随时待命,王福安正好要参加单位的应急保障工作,也要随时待命。“三次都错过了,很遗憾!” 2015年,王福安加入浙江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每三周参加一次志愿服务,“主要是向普通市民普及无偿献血常识,帮助血液中心医务工作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杭州市目前有190多个献血过百次的,王福安属于靠前的,他乐于助人,随叫随到,做事有军人风度!”浙江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陈雷说,在王福安的感召下,有30多人加入了浙江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王福安的同事濮强华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一开始只知道王福安在无偿献血,没想到他已经献血5万毫升了,很佩服他,要向他看齐!”濮强华说。 “你们要是不来采访,我们都不知道公司里还有这么一个‘献血王’!他这样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宣扬!”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如果说,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献血的队伍,是王福安的一个心愿,那他的另一个心愿则留在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上。王福安现在还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我知道匹配成功概率非常小,这个比中彩票还难,留一个希望在那里吧!”王福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