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与台江,距离1400公里。 3年前,原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退休后自愿放弃了民办学校给出的百万年薪,独自背起行囊,走进贵州省的连绵群山,担任起了黔东南州一所普通中学的校长。3年时间,他把台江县民族中学从一所“差校”带成了“名校”,万千桃李尽芬芳。 19年前,陈立群在杭州长河高中创办了浙江省首届宏志班,并亲自挑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从那时起,就把自己对贫困学生的关爱无微不至地融进学生心里。陈立群一共带出了12届宏志班,招收的675名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 陈立群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今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陈立群“时代楷模”称号,浙江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陈立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昨日上午,杭州市委举行陈立群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他们的切身体会和感受,用真诚朴实的语言真情讲述了陈立群用爱与责任呵护贫困学子求学梦的故事,带着我们走近这位学生心中的“校长老爸”、人们心中的“时代楷模”。 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人,教好书 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原杭州学军中学校长 陈立群 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了参加教师节表彰大会的代表。接见时,我向总书记汇报,我曾经是杭州学军中学的校长,现在在贵州黔东南的一所普通中学做校长。总书记停下来,与我亲切交流。握着总书记的手,我很激动,我收到的是温暖和鼓励,感受到的是责任和使命。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的重大战略任务。参与多年的教育扶贫,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那就是扶贫先扶智,脱贫攻坚教育需先行。这也是我扎根台江义务支教的初衷。 2001年,以“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为追求,长河高级中学在省内首创了宏志班。首届宏志班的成功,在杭州乃至全省掀起了一股“宏志热”。十年宏志路,一生宏志情。支教的过程,也是从创办宏志班到创办宏志校的过程。 三年多来,我走进了10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并给予适当资助。在一次家访中,我到了排羊乡小江村,那里有所小江小学。当时看到的画面我很吃惊,学校是很破旧的木板房子,两层楼,一楼是用木板钉起来的教室,四面通风。二楼是学生吃中饭的地方,没有楼梯,几块木板搭过去进二楼,很危险。看了以后,感到很辛酸。我当时就把这所学校拍下来的照片,作为我的微信头像,以便时常激励自己。即使支教中遇到一些困难,可想到这里的孩子,还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读书,心里就会有份沉甸甸的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里的孩子创设更好的求学环境。中国那么大,教育欠发达地区那么多,总要有人来做这些事情。 学校教育,一头挑起的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一头挑起的是千百个家庭的幸福与期待。我的支教理念就是:人生而平等。一个人的成功,就是父母生予的先天潜能,能够得到正能量的最大化发挥。在学生走向成功的过程中,老师有给予帮助的责任和义务。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 我始终认为,我为教育而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人,教好书。一路走来,我心怀感恩。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做了30多年的校长,积累了一些学校管理的经验,花甲之年,还能参与其中,发挥余热,做一些具体的事,传递杭州教育先进的理念与方法,传递杭州教育的“爱与责任”,那是一种莫大的欣慰。 从一个人到一万个人,点亮贫困孩子的未来 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总务主任 莫昌剑 2016年8月前,我和同事一样,走出台江民中都不太愿意说自己是台江民中的老师,因为,台江民中高考成绩年年在全州垫底,是大家眼里的“差校”。如今,我们走到哪里,都很骄傲地说:“我是台江民中的老师。”这样的自信,都得益于我们的陈校长。三年多来,他改变了台江民中,改变了这里的学风,改变了这里的教风,也改变了整个台江的教育。 初次见到陈校长,他一身西服、打着领带、背着双肩包,与人说话轻声细语,大家都想不到,他做起事来,却雷厉风行。为了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他将“苍蝇飞舞的一口锅一个食堂,几十人一间的宿舍”两个月内变成现在的三个食堂、三栋宿舍,让学生没有了食宿的压力。食宿问题解决后,学生学习的心还是没有,陈校长立马做了“安静学习月”、“自主学习月”的创设,把原本吵闹的早读、晚自习静了下来。 三年多来,陈校长处处以身作则,每天6:40左右到校、晚上10:00左右离校,挨个教室检查学生早读、晚自习,并走进教室听课。让每年二本上线率仅10%、2008年和2011年只有一人考上一本的台江民中走上“逆袭”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连续三年,台江县高考增量从全州末尾冲到了全州第一。 为了解决教师待遇问题,陈校长没少跟当地教育部门争取。他还把自己获得的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的奖金拿出来,设立“陈立群奖教金”,每年奖励9名教师,每人5000元,已经连续颁发三年。 然而,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要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的真正发展,离不开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此,陈校长还主动接手了许多“分外之事”,他积极探索适应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校长培养机制,义务给贵州省内校长老师授课,累计培训校长教师超过万人。陈校长把一个人的支教变成一群人的勠力同心,整体上推动了台江县、黔东南州乃至全省校长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 扶贫要先扶智,治贫要先治懒,脱贫要先脱愚。大山深处,那些聚光灯照不到的贫困家庭,他们的未来由谁来点亮?陈立群校长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我要跟校长老爸说三句话 杭州市长河高中第二届宏志班毕业生 陈凌群 陈立群校长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师长,胜似亲人。从认识到现在,17年了,我一直喊他“老爸”,他叫我“女儿”,虽然没有血缘,他对我却恩重如山。借此机会,我想向校长老爸说三句女儿的心里话。 第一句话:生命很重,谢谢您将我们高高地举起。我从小父母离异,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生下我后就离家出走,是奶奶将我抚养长大。生命对我而言异常沉重,直到陈立群校长的出现。2002年初中毕业,姑姑带着我从农村来到长河高中,第一次见到陈校长,他就对我说:“孩子,家庭贫困不是你的错,你无法选择父母,但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我们每一个贫困生身上都背负着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沉重负担,陈校长他不怕重,一个人带着一群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把卑微沉重的我们一个个举起来,让我们成为聚光灯下,让人看得起的人!谢谢您,校长老爸! 我想对老爸说的第二句话:“人间有爱,谢谢您赐给我们宝贵的父爱。”我的亲生父亲因为生病,很难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时刻陪伴着我,于是校长就悄悄地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有一年,“老爸”带我回他的临安老家过年,他的爱人申屠老师特地给我买了一身新衣服,除夕夜给我包了压岁钱。“老爸”说:“凌群,今后这里就是你的家,过节的时候,‘老爸’就带你回家好吗?” 后来,他还帮助了很多很多像我这样的孩子。他说:“如果我能弥补你们缺失的父爱,我愿意扮演父亲这个角色,尽可能地逼真。”“老爸”,谢谢您用真挚的爱抚平我们的伤痛,让寒门学子感受到了人间有爱、人间有温度、人间有真情,世界充满阳光。 我想对老爸说的第三句话:“不忘初心,我们将接力传承您的使命。”您说:“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人活着就要有精神。”您说:“给孩子们一点光亮,他会还你一片天空。”是的!老爸,我们都是被您点亮后,升上天空的繁星,我们都将接过您的旗帜,在无数的岗位上以爱和责任践行为民、务实、担当、奉献的宝贵精神。 陈立群的愿望 杭州日报记者 郑莉娜 在台江民中教学楼前,我见过一名高二的女生。她笑起来,眼睛弯弯、露出洁白的牙齿,开朗又自信。其实,这个女孩,3岁就成了孤儿。 我跟着陈校长一起去了这个女孩家,却意外发现吊脚楼已塌了一半,根本没办法住了。孩子眼泪一颗颗滚下来,校长拍拍她的肩膀说,“别怕,校长管你。” 不光是这个女孩,台江民中不少学生,心里都保存着和“校长爸爸”相处时的温暖记忆。台江民中3000多名学生中,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300多人,留守青少年的比例还要高得多。陈校长说,他的愿望就是:做这群大山孩子的“校长爸爸”。 陈校长把这些贫困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黔东南的各种山路,他开了近6万公里;山路上没有指示牌,陈校长却能准确地分清楚,哪个村哪个寨子在哪个路口。陈校长说,他希望走过的每一条山路,都能联通起孩子们更好的人生之路。而对学生们来说,这也是一条充满着爱的希望之路。 我问陈校长,名校校长是社会宝贵的资源,如何看待自己的支教。他说,在杭州我是锦上添花,在台江我可以雪中送炭。中国那么大,教育欠发达的地区那么多,总要有人站出来去做些工作。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就改变一个,能拉上来一个孩子就拉上来一个。他说他的愿望就是,唤醒孩子们的志向,让他们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我想,这也是孩子们的梦想吧。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陈立群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关注教育扶贫,开展支教助学。在黔东南采访中,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来自杭州的支教老师,他们远赴千里之外,全身心投入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发展。而我想,教育的奇迹,就是这千百万个有理想、敢担当的老师创造的。 17次掌声,表达感动、致敬、传承 偌大的省人民大会堂报告厅,全市社会各界800多人聆听报告,现场响起了17次掌声;下午,报告团又赶往杭州师范大学,向“未来的老师”作报告。 这一天,两场报告会,“感动”“致敬”与“传承”是大家共同的心声。“陈校长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仅是提高成绩、传授知识,更是培育精神、强健灵魂。在他关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一定会像蒲公英种子一样,在人生之路上传递爱心,在工作岗位上践行责任。这是教育的伟大之处,也是陈校长的高明之处。”在现场聆听陈校长的事迹,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科员王方玲忍不住落泪了。她说,“陈校长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情怀和担当,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岗位,这种对学生、对社会的爱与责任,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陈立群同志的事迹集中展现了共产党人初心不渝、永葆本色的政治品格,他的事迹令人感动,他的精神令人敬佩。这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教育,是给予我们工作的鼓舞,让我们深受感染。”市公安局公共关系处民警钟冉同样被陈立群的敬业情怀所深深打动,“我们要把这样的初心融入灵魂,面对警徽,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筑起坚强保障,用实际行动向时代楷模致敬。” 报告团感人肺腑的讲述,也给杭州师范大学的师生带来很深的触动。“学校教育,一头挑起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一头挑起千百个家庭的幸福与期待。”这句话给杭师大法学院辅导员翟晓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我感受到身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向陈校长学习,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让更多学生成就自我,实现梦想。”教育学院学生王茜尔表示,陈老师坚守初心,退休后前往贵州大山深处支教,点亮当地孩子的梦想,陈老师的优秀品质值得所有师范学子学习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