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紧张作业,钢筋水泥重叠搭建,重型卡车来回穿梭……眼下,在余杭区运河街道费庄村的一块施工场地上,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到明年年初,这里将建成费庄村第一家生物医药企业——杭州嘉衡医药纺织有限公司。
“这家企业占地45亩,正好是我们村的一块村级留用地。”费庄村村主任沈正康说,“2015年,村里通过指标回购的方式进行村级留用地开发,不仅让村里有了高精尖企业,还产生了1900万元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而这双赢背后,不得不提一个人——王晓乐,现在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南苑国土所所长。 2006年,王晓乐调到了当时的国土余杭分局,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2012年至2014年间,王晓乐作为“农村工作指导员”,来到运河街道费庄村。申请村级留用地、整治村道、改造危桥、修缮机埠……两年半的时间,王晓乐过得很充实。 “这顿饭,就先欠着吧!” 2012年8月,刚到费庄村的一个礼拜,王晓乐四处走访、考察情况,很快便摸清了费庄村的“底细”。 费庄村属于余杭区运河街道,农户量480余户,是一个村集体资产匮乏,创新不足的经济薄弱村。2011年,该村的村集体资产只有一个1亩多地的幼儿园,依靠租赁获得的集体经济也就寥寥4000元。 缺钱缺地,是眼下村集体经济发展最大的“拦路虎”。怎么挖掘资源,才能寻找到增收突破口?“既然当了这个‘农村指导员’,就要想方设法给村民解决实际问题。”王晓乐说,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的她想到,要发展经济首先要有土地空间。 经过与村干部多次讨论,王晓乐发现,费庄村在2003年曾经被余杭经济开发区征地,并得到过承诺给予一块村级发展用地。但因为开发区领导频繁调任,征地至今,一直没能兑现。 于是,王晓乐带着村干部多次到开发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处沟通。她说:“村里领导面子薄,不好意思多次上门找,但因为我有过媒体从业经历,不仅能开得了口,我的‘个人信用’也帮得上忙。”从区委副书记、分局主要领导再到分管领导,王晓乐一层层地把“要求照顾村级留用地指标问题”的报告打上去。最终,在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帮助下,费庄村落实了45亩的村级留用地指标。 接下来,为保证指标尽快落地,王晓乐还善用其在国土系统工作的便利条件,一路跟踪报批进程,各个环节多次催办。仅仅2个月时间,这45亩村级留用地指标顺利批回。 “村级留用地落地后,村民都满心感激,当时他们提出想请我吃顿饭以表感谢。”王晓乐说:“可这本来就是我分内的事,我就跟他们说,这顿饭,就先欠着吧,等村里经济好了再说!” “既然来了村里,我要做点实事。” “其实,我的收获也很多。”王晓乐说。除了是一名的国土工作者,王晓乐还有另一个身份——余杭区政协委员,经过下乡指导的两年半,她也在工作中发现了很多村集体的共性问题。 于是,王晓乐发挥政协委员优势,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渠道尽力帮助村集体反映问题,争取利益,解决难题。比方说,针对村级留用地招商难这一情况,王晓乐撰写提案要求将村级留用地的招商工作纳入区级层面,免除了村干部招不到精尖大企业的问题,也为土地高效利用开辟通道。 乡村治理不仅要破解难题,也需要改善民生。 “现在一看到长新桥,总是能想起王指导和她为我们做的事。”费庄村村主任沈正康说,作风踏实,效率高是王晓乐留给大家共同的印象。 当时的长新桥,是费庄的一座危桥,曾多次要求改造修缮,但都由于经费不足,没有实现。王晓乐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实地踏看危桥的情况,并向区交通局路政大队相关负责人求助,多番努力后,长新桥被列入2013年区危桥改造项目,争取到区财政的危桥改造补助专项资金,并于短期内完成改造工程。 “能看得出,王指导是实打实地想要改善我们村庄面貌。”沈正康说,除了落实危桥改造,还有村庄道路整治、排涝机埠修缮等项目都是由王晓乐一手监督操办。 在离开前,王晓乐还专门找到新来的街道主任,汇报费庄村的情况,希望为费庄村争取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