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龙马村,竹林翠色掩映,有家“隐形冠军”:杭州正驰达公司,主攻手表精密元件(自动锤)和园林刀具,从上世纪80年代的农机作坊一路闯来,现为年产值8000余万的机械制造企业,还培养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杭州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省市劳模、精密元件专家袁和军。
1993年,18岁的小袁高考发挥失常,那年月不似当代选择丰富,他又喜欢琢磨拆拆装装,遂进入正驰达学习维修精密仪器。自此,他心无旁骛26载,成功研磨使用寿命可达10万次的无刃口铰刀、开发高精度医疗器械到主导研发手表自动锤……袁和军的职业生涯与这家“隐形冠军”的发展轨迹紧密契合,在业精于勤之中亲历了乡镇民企成为“新制造业”代表的时代气象。 袁和军认为,制造业民企要想转型升级,一味扩张生产线招兵买马并非良策,“关键是‘机器换人’——我们公司就在雕刻机、数控车床等生产环节部分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比如公司的拳头产品自动锤,成品净重仅为2克,经百余道精细工序方能炼成,是应用于机械手表自动走时的核心元件。在工艺上,自动锤的制造公差要求小于0.006毫米,而配合其传动的轴承,内部5颗钢珠直径仅为0.3毫米。在此基础上,有客户更要求制作18K金自动锤,以期夯实元件的稳定性,不易氧化、无须电镀,还能提升品牌价值。为此,袁和军和团队真可谓苦心孤诣、上下求索,历10年光景,遍访全国各地制造厂商,经数百次试验调校攻关克难,最终实现零件内部组织均匀、机械性能好、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抗氧化性提高3倍多。在整个行业现状低迷、订单趋少的背景下,正驰达的高端自动锤销售价格上涨50%,并成为日本EPSON和瑞士STELLITA的供应商,而“袁和军”这个名字也随之成为一种现象、一股潮流,“去正驰达做袁和军的徒弟”,成了临安青年就业选择时的一种向心“刚需”。 关于青年的职业选择、企业的发展路径,袁和军这样理解:“当年招我进来的老总曾说过,一家企业在50年、100年后,哪怕实际管理人已经不再来自创始人家族,但它依然活着,依然为有志者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依然是一方水土的实业支撑,那么,它才真正具备了意义和价值,而这也就是当今最需要的‘工匠精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