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等了14年她终于配型成功 这大概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了 昨天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广济之舟”志愿者成立九年来,团队稳定性不断增高,志愿者黏性不断增强,从患者的不理解,到频频看到患者为志愿者竖起大拇指,有患者经过志愿者服务也来报名参加。今天一起来认识其中几位。 范洁,59岁,退休职工 刚来参加志愿者时候我还在上班,每个周末来一次,后来女儿生宝宝了加上母亲年事已高,慢慢减少了正常服务的次数,但是我还有个岗位——帮配型成功的患者去外地取造血干细胞。 近到旁边的省中医院,远到郑州、大连,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2月底去大连,这位需要造血干细胞的患者整整等了14年,终于等到配对成功的对象,这大概也是她最好的新年礼物了吧。 虽然取造血干细胞早出晚归舟车劳顿,但是比起捐助者带给她的鼓舞和感动,捐助者身上那种无形的大爱,我的所有付出不值一提。 尤其在我出行的那一天,我家人给我的支持和鼓励,我的女儿、女婿会随时关注我的动向,到哪了、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我的丈夫无条件接送,不管多早,不管多晚。 取造血的干细胞志愿者除了我以外,还有韩天麟和张世建老师,每次任务,为了节约病人开支,他们都自己花钱吃饭停车打车,张世建老师经常自己开车到机场,自付停车费,为的是能更快地把干细胞送到医院,常常早上四五点家里出门,晚上十点多才离开医院。 杨海燕,40岁,全职妈妈 我一直有做志愿者的想法,儿子很小的时候会带他去图书馆当小志愿者,来浙二服务是因为听说这里的管理好,气氛好,家人生病都在这里住院、康复,一直心存感激。刚开始,我是偷偷来的,父母不支持,觉得有这个空闲时间,去做点什么不好。 参加服务之后,改变了我很多,变得更有耐心,不管是对病人还是对家人,也变得更有责任心。比如我固定在每周二上午,到了这一天,无论如何我都要空出来,坚持参加,我也很珍惜每次半天的服务,平时在家除了家务就是小孩,出来接触社会,跟很多人打交道,也可以调节下心情。 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的胆子变大了。记得有一次在四楼服务,一位患者忽然倒了下去,我马上冲上去,握住患者的手,患者的手很凉,我下意识心头一惊,但还是紧紧握着她,希望能给她力量,并且大声呼救,耳边马上传来医院“999”的广播,下一秒,一大拨医生护士从四面八方提着急救包冲过来,没有夸张,是冲过来,马上对患者采取措施。 那一瞬间,如果你置身在那个场景,你一定会被深深折服。以前遇到这种事我最多在旁边看看,现在也能尽自己力量做我能做的。这次事件后也让我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患者。我参加了急救知识培训,还拿了证书,下次不管在哪,我一样会冲上去,我不仅可以帮忙,因为有了资质,帮忙也更有底气了。 志愿者岗位很抢手有空缺马上被“秒杀” 欢迎大家加入 大家为什么选择来做志愿者?“当你穿上‘红马甲’,看到患者从一筹莫展到开心回去的时候,当你指引个方向患者也会握着你的手表示感谢的时候,当他们看完了病,转身还会对你说再见的时候,这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昨天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浙大二院想借此机会“表白”所有的“广济之舟”志愿者,正是你们无私无偿的付出,是你们的爱与支持、宽容与坚持,让志愿精神生生不息,感谢你,亲爱的志愿者,浙大二院的军功章有你的功劳! 做志愿者很简单,只要用心,无关文化程度,无关专业,你都能胜任,“广济之舟”同样欢迎你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