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给老师写信、老师给家长写信、老师给孩子写信 微信、QQ、电话、电子邮件等,太方便了。我们,几乎已经都不写信了。 然而,纸短情长!总还有一些人,还在写信,而且是手写。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记录着生活的点滴,传递着生活的温暖。今天,就有这样三个发生在教育圈的信件故事,值得我们一读。 班主任给全班家长写信 多陪伴孩子 妈妈说,在儿子眼中,她是一个严厉、唠叨的妈妈;可儿子却说,她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妈妈。 孩子印象中,家长对他们说的最多的话是:“作业做完了吗”“抓紧时间、不要磨蹭”“好好学习”;而孩子最希望听到的话语,却不是这些,他们希望父母“别总是这么唠叨”“不要那么凶,多鼓励我一点”。 这些“不合拍”,家长有感觉到吗?就在前些天,下城区风华中学初一(6)班班主任管菲菲就做了这样一项调查,她把这些调查结果整理出来,并专门给家长们手写了一封信。家长们看到信后感触很多,每个人都给她写回长长的留言。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份调查?管老师说,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这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她特别用心。从暑假家访到现在的日常,她经常会和学生聊聊天,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朋友关系。 通过聊天,她发现学生和父母的交流很少。“我想到了我自己,尽管和爸妈住在一起,但早上6点半出门,晚上基本要7点到家,还要开始备课之类,和父母也基本说不上话。”她说,学生和她一样,问他们,和家长聊不聊校内的事情?孩子们的反馈是:很少说,一个原因是忙,还有家长只关心学习,一说其他事,就说别聊了,赶紧学习去。 调查问卷设计得并不复杂,一共八个问题。在给孩子的问卷中,有“请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的爸爸和妈妈”“你觉得父母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请写出爸爸妈妈对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请你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而对家长的问卷中,内容也是一样,无非人物互换。 调查发现,家长和孩子的回答会有很多出入。尤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个问题上,家长说的就是“学习和作业”。管老师把这些内容都写在了信中: “相比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孩子有时候其实更懂父母,孩子表面坚强活泼,实则脆弱敏感,父母对他们的唠叨和严厉他们都记得,但真的让他们描述自己的父母,他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温柔和善良。” “孩子内心对父母的理解和陪伴十分渴望。每天关心孩子,问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是否有趣事可以和自己分享,都是一次与孩子的相处,拉近距离的最好机会。周末,我们是不是可以和孩子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去公园散散心,每一次的陪伴都会是一个美好的经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撒年时光,匆匆飞逝,在不经意间,孩子便会忽然长大,远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能携手并肩。”…… 收到信后,每位家长都给管老师写来了长长的回信,会努力去做一名好家长,多陪伴孩子。 (记者 张向瑜) 班主任给学生的36封“情书”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写信的是西湖区翠苑第二小学的柴云红老师,504班班主任。之前她做班主任,都是从低段带起。而这学期,新接手五年级,她就想着如何跟这帮高段孩子更好更快地拉近师生关系。 “我希望每个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很喜欢我’,而不是‘老师很喜欢我们班的某某某’。”经再三考虑,她想到了写信这一交流方式。 504班36名学生,第一封信是10月份开始的,到现在为止,每个学生都已收到了信。 柴老师在送出信前,都拍了照片。记者看到,每一封信两至三张信纸,约八九百字,全部是她手写,字迹清秀漂亮。信开头是“XX小朋友”,落款是“你的大朋友:柴老师”。 “记得第一次打开你的作业本,就看到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字……”“记得第一次带你们放学,走到直道口时,你有礼貌地向老师鞠躬……”“你在每一天的训练中都能做到动作规范、精神饱满,体育老师表扬你完美地展现了运动少年的风采……”“还记得调配座位的事情吗?老师问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回答真是太让人称赞了,你是那样的坦然和真诚……” 细读这些信,记录的都是生活中的细节,每个孩子都是主角,有感动有鼓励,柴老师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然后也会给每个学生提一些建议。 当时第一封信写给谁,柴老师一直在留意。10月份期中竞赛即将开始,有个男孩问柴老师:“老师,要考到多少分才能拿奖啊!上个学期,我有点粗心,因为没审清题目,结果扣了很多分,这次我想好好努力……” 这是一个积极上进又会自主分析的男孩,第一封信的主人就他了。“老师希望就像你的名字那样,善于思考,很多时候三思而后行,那么我们的收获就会更加丰厚……” 柴老师和学生约好,所有信都采用在班级公开朗读的方式。“这样在班上更有正能量的引导,而且这学期语文课正好学写信,也是给大家做个示范。”公开读第一封信时,全班都激动万分,静静地听着。尤其是那个小男孩,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神,笑得合不拢嘴,把信紧紧地抱在怀里。 柴老师笑着说,一封封信送出去后,班级的风貌不断在变化:早自修,同学们自觉地晨读,出操时路队变得更有序,上课时注意力也变得集中了。大家都在期待着:柴老师都在看着,要写信给我们的呢!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书,这本书,要细细地看,你才会发现书的精彩!” 柴老师说,每封信有肯定也有约定,她特别欣慰,孩子们正朝着这个约定在努力前进,而且借此行动,也带动家长们在孩子身上发现越来越多的闪光点,给孩子们更多向上的动力。 (记者 张向瑜) 副校长写给班主任的48封鼓励信 “你们的成长和付出,我们看在眼中” 这些天,大成实验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吴巧玲很忙碌,办公桌上堆满了信封和信纸,她仔细地把信纸插进信封里。原来,这48封信是要在期末总结大会上交给老师们的。这个习惯吴巧玲已持续多年。 “杨帅,感谢!我的脑中常冒出这样的念头:‘这事交给杨统,就可以搞定了’,谢谢你给我这么坚定的力量,还要感谢你帮我开了个好头,让迪鸣也加入到了(双岗)重任的队伍,男老师的力量就是更强大一些……” 这位杨老师,上学年刚当上年级组长,而且兼任班主任。两个岗位都肩负重要职责,身兼双岗的情况很少见,但当时吴巧玲把杨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时,他欣然应允。“男老师有更多潜力可挖,我们也应该给他们创设更多的平台。”近一年来杨老师一点一滴的进步,吴巧玲都看在眼里。 仔细品味信中的寄语,用词平实,却很能打动老师们的心。如去年一位班主任找到吴巧玲袒露心扉,因孩子即将要参加高考,她希望能暂停当班主任一年。将心比心,吴巧玲完全理解,她找到了与这位老师搭班的陈未鸣老师,希望她能帮忙顶班主任一年,陈老师当场答应下来。所以吴巧玲给陈老师的信里专门提了这件事:“未鸣,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在我办公室和你谈班主任一事的情景,你悦纳了,这需要勇气,因为这里有沉甸甸的责任,我真的很感动。” 这些信件,吴巧玲已准备了半个多月。每写一封信她都要经历4个步骤:打草稿、电脑打印、修改、用手抄在信纸上。 写信不是一时兴起。吴巧玲工作过多所学校,用文字交流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一开始是给班主任的工作记录本上点评鼓励几句,后来是给过生日的老师写信送祝福,再后来就是学期结束给老师们写信。 “班主任这份工作很不容易,岗位上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做的都是细雨润无声的事,却影响着整个班的学习风貌和精神凝聚力。这中间有很多辛苦酸楚,我写信给他们,是想说:你们的付出,我们都感同身受、点滴在心。你们的成长,我们都看在眼里、由衷高兴。”吴巧玲觉得,很多时候话讲出来不如写出来那么直抵人心,她希望这些信可以成为助推器,鼓舞着老师们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 给老师们的信写完了,吴巧玲最近又在写另一封信,是给班主任的家属们。“班主任工作要做好离不开家庭默默支持,希望让家属们知道,他们的另一半在学校里做着多么光辉的事业。” (通讯员 周慧 记者 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