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社会宣传
 
这块会“呼吸”的土地干了一件美丽的事
2019-05-08 08:32

从“淤泥潭”到“海绵公园”示范点

开栏语

绿色,是杭州鲜亮的基色,绿色发展是实现杭州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集中体现。

这些年来,杭州市一直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战略思想一以贯之,突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杭州样本”。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盛赞杭州:“杭州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这是对杭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大肯定,是对杭州驰而不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褒奖。

今年6月5日,联合国世界环境日主场活动将移师杭州,这将是自G20以来杭州又一次重大国际活动。这是一次向世界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杭州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难得机遇、重要契机。

今天起,我们将推出“美丽杭州·我在现场”系列报道,本报记者将陆续走进乡村、园区、河道、农居点、小城镇等,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全市生态建设的进展实效,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向国内外展示美丽杭州的良好形象。

春夏时节,每天都会有许多市民在方家埭公园散步、游玩。“即使下过雨,可这路面上连个水泥点都没有,我们现在经常带伢儿来荡公园。”家住附近的张大爷心情很好。

要换做以前,这一带可是爷孙俩经常绕道走的“淤泥潭”。

正是一次神奇的改造,让这块以前村民“进去就拔不出脚”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为杭州市海绵公园建设的示范点,为老旧公园改造工程提供了设计思路,也为杭州打造海绵城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就在近日,拱墅区荣获“2018年度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优秀单位”,这是拱墅区继2017年后,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

一块智慧的“大海绵”解决了积水难题

方家埭公园位于拱墅区学院北路申花路东北角,占地面积30000余平方米。由于与周边地势有落差,一下雨,水全部排到这里,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

早在改造之初,有人提出过不一样的想法:既然地势四面高、中间低,何不把中间填高,这不就解决积水问题了吗?

但很快,这个想法就被推翻了——“一来填土的工程经费更高,二来我们想保留这些自然景观。”拱墅区绿化办的工作人员透露。

于是,2018年7月,拱墅首个“海绵公园”正式亮相。

如今,漫步在公园内,看不到一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植被与一池清水相得益彰,还有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工作人员逐一给我们科普:“这是美人蕉,那边是兰花三七,右边是紫露草,一片树林中间的就是玉簪和松果菊……”春日的公园就像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散发着野趣。

眼前看到的是美景,脚下踩着的是科技。公园里精心设计的道路,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自带“海绵”属性。下雨天走在石子路上,不仅没有积水,甚至可以感受到脚下这片海绵在“呼吸”。原来,这里采用的都是级配碎石,即使是暴雨天,雨水也能够通过路面快速渗透流入地下;竹木栈道则是被“架空”的,采用钢龙骨与预制混凝土枕结构,雨水均可直接渗入土层。

公园中心是一片利用地形新挖出来的池塘,往水里一探,可以看到水体一圈用3米长的松木桩加固,土壤和植物吸收不掉的水,都可以顺畅地流到池塘里。

这块“大海绵”不仅“自给自足”,还解决了相邻的学院北路3500平方米市政道路“客水”的去处问题。遇到下雨天,学院北路上雨水向公园溢流,预设的截污挂篮会先对雨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再经过净化处理后排入公园的池塘,水质可以达到二类以上。

这样一来,公园积水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做到“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雨水回用系统也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18个市级重点项目打造“海绵拱墅”

方家埭公园是拱墅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日前,记者从拱墅区住建局了解到,金星村将打造成一个“小海绵”,这将是拱墅首个海绵化改造的老旧小区。

桃源新区金星村桃源居是回迁安置小区,由拱墅区拱宸桥指挥部负责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公寓外墙翻新、地下室改造、小区内部道路整治提升、绿化景观改造、建筑雨污水改造等,以“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为准则,要将金星村桃源居打造成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宜居小区”。

一到下雨天,小区内道路积水、屋顶漏水是常有的事,拱宸桥指挥部充分考虑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将原本积水的不透水停车区域改为透水沥青铺装,增强渗透雨水的能力,实现小区雨天无路面积水,此外还结合雨污水分流、屋顶雨水断接等形式进行改造,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改造将激活老旧小区的海绵功能。

今年,拱墅正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通过18个市级海绵重点建设项目打造“会呼吸”的拱墅。目前,拱墅已完成重点区域建设面积4平方公里,未来两年还将推进8平方公里重点区域建设范围。涉及海绵审批的项目已达100个以上,目前已实现100%有指标有措施的批复率,重点项目在建及完工逾30个。计划到2020年,建成全区建设用地25%面积的海绵区域化范围。

专家声音——

铁志收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院副院长

方家埭公园因形就势,打造成为一个能够充分吸纳雨水的海绵公园,充分发挥了公园之能,而又不失公园之美,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海绵城市的作用。

而公园海绵属性中的一大亮点,正是对周边道路的帮助。此前,很少有公园具备解决“客水”去处的功能,这一次其积极接纳周边道路雨水进行利用,对公园海绵的建设中如何消纳周边“客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海绵”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一整个生态有机体。方家埭公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有效地结合了海绵和景观,达到了海绵效果和景观效果的和谐统一,又实现了水质净化和周边水生态建设,做到了环境低影响,景观低影响,投资低影响,为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美丽海绵”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记者 黄冉 通讯员 邱玉洁 黄磊 赵金梅 摄/记者 李忠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幸福村里的“幸福经”
· 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 城市大脑“双月攻坚”成果发布暨下半年工作推进部署会举行
· “亲清在线”平台全功能揭开真容
· 杭州蓄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 下城区助力贫困山区女性自强奋进
· 杭州市代表团赴恩施州落实扶贫协作工作
· “大下姜” 生长记
· 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 “闭关”七年,杭州南站澎湃归来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明年竣工
爱你久久共迎百年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