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社会宣传
 
富阳区着力打造优质人才生态
2019-11-11 08:36

富春沃土载梧桐 育雏引凤聚贤才

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在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笔下,《富春山居图》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将浩渺连绵的富春山水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正是这一川如画的富春江,孕育了无数名人雅士——从三国时期的孙氏父子,到唐代著名诗人罗隐,再到现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麦家,杰出的人才是地区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提升地区综合能级的核心资源。富阳区作为杭州市推进“拥江发展”战略的重要阵地,正处于“后峰会、亚运会、现代化”时期,对人才的渴求达到了全新高度。近年来,富阳区积极贯彻“人才强区”战略,构筑完善优质的人才扶持政策、高端产业的人才集聚平台、精准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推陈出新,育雏引凤。

行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富阳正逐渐成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新兴热土,也让人产生“吾心安处是故乡”的归属感。现如今,富阳区“人才强区”的战略蓝图正从写意的山水画演变为精细的工笔画,一支饱蘸新政策、新平台、新服务的画笔,落在富春江畔千年如一日的画卷上,变得更加精致严谨、细腻多彩。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人才门庭若市

真金真情纳百川。近年来,富阳围绕“打造优质完善的人才生态环境”目标,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出台各项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最具诚意的姿态招徕人才。在形成极具连贯性、体系性和开放性的人才政策格局的同时,富阳还直击制约人才发展的难点,打通束缚创新的堵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

例如,针对带项目来富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富阳制定实施“5110”计划,按其项目评级最高给予600万元的资助;针对落地富阳区的产业化项目,可申请给予最高400万元的基金投资;针对特别突出的创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上不封顶”的政策。仅2019年上半年,全区就有17个项目入选,预计资助金额约4400万元。

此外,根据人才新政“升级版”,对新引进全职来富阳区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国内外顶尖人才,给予其项目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并给予人才个人薪酬资助,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来富阳区创业的国家、省、市人才计划专家,可免评审,直接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并根据其后续投资情况,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扶持。

海纳百川,不拒先试先行。今年4月,富阳区全新制定出台《杭州市富阳区招引高学历人才来富工作三年计划》,提出按照引才数量实施分段奖励的概念,并将建立高校研究生院富阳分院提上日程,实施全面升级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方式等多项创新引才机制,为来富就业创业的人才送上诚意满满的政策红利。其中,针对富阳区企业自主引进“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及以上学历人才的,最高给予每人5万元奖励;对来富阳区创业的研究生团队,最高给予1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好的城市,总是因包容而多元,因多元而包容。人才战略,同样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注重基础和实际。以富阳今年创新出台的《富阳区“育雏引凤”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1年)》,正是充分考虑到了人才的基础性和多样性。

据了解,该计划将通过3年时间,内引外育各类人才4万名左右。其中,就包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家、分布各行业的技术骨干、推进智能制造的能工巧匠、带动乡村振兴的“土专家”、专业化社会服务工作者、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才、高水平名医名师名校长等各类专业人才,为人才兴区的包容性增长添砖加瓦。

事实上,随着全新政策的推出,富阳的人才战略也愈发完整、清晰和周密。下一步,富阳区还将着力打造更系统化和人性化的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改善人才生态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来富就业创业,筑梦圆梦。

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人才有枝可依

作为杭州“拥江发展”主平台,富阳也是之江文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富阳坚持“破立并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腾退传统产业,为加快推进高新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隐身拼接、红外光窗、激光晶体、便携式激光雷达哨兵、皮卫星……这些见证富阳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都在今年4月举行的首届杭州(富阳)科技成果展览上重磅亮相,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

据悉,展览共汇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牛津大学等30余家国内外科研院所以及一大批创新创业企业参会,充分展示了富阳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方面取得的成绩,搭建了产学研深层次合作的桥梁,也为吸引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人才增添助力。

借着科技成果展览的东风,仅相隔一个月,富阳区承办了2019国际VR/AR暨三维显示技术大会,大会了探讨国际VR/AR与三维显示学术前沿发展趋势,介绍和推广优秀VR/AR与三维显示技术成果,助力高端人才培养,引领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筑高端产业平台的同时,富阳还以人才为中心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融合,提升平台能级,形成了“平台聚人才、人才促发展”的良好态势。

早在2016年,富阳区已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共建富阳首个校地合作平台——浙工大银湖创新创业研究院,定向引导高校人才来富创业就业。截至目前,研究院内已注册企业61家,项目常驻员工250人,引进院士项目1个,申报及拥有专利50余项,2018年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

与此同时,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建立的富阳研究院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据悉,富阳研究院旨在依托该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针对集成电路、无线通讯、智能传感、节能环保、物联网等领域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

放眼全球,着眼未来。今年1月,富阳再度扩容“朋友圈”,与清华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人才团队共建富阳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该研究院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依托上述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进行项目孵化、人才引进及为区内传统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截至9月底,研究院已推荐申报评审项目11个,其中有3个项目被确定为资助项目。

不仅是校地合作,富阳区还在现有平台成功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探索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力量参与人才共建——今年,富阳区引进两个半孵化器半研究院性质的创新平台,旨在依托其投资扶持人才及项目的能力,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营模式,拓宽对来富就业创业人才的扶持方式,提高项目及人才扶持的精准度,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政府资金投入的风险。

如今,伴随着高校、研究院所、高新产业园区等一个个创新创业平台在富落地生根,富阳也逐渐形成了一条“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产业孵化链,日益升级为各类研究院所与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新兴热土。

创新升级服务体系 人才落地生根

吾心安处是故乡。近年来,富阳区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民意,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聚焦人才需求。今年来,富阳全面梳理整合人才来本地就业后社保参保接续、户口档案迁移、人才补助补贴申请等8部门19项高频办事事项,创新推出“人才就业一件事”改革,通过材料精简、部门联动、流程重构等举措,推进人才就业相关事项全流程网上一站式办理,实现“零次跑”。

自这项直击痛点、堵点的改革实施推进以来,一方面,富阳已实现年均精简办事材料42万份,减少跑腿8.4万次,人均办理周期缩短33个工作日,每年惠及区内500多家用人单位的人才6000人次;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富阳找到了贴心服务带来的归属感。

值得一提的是,富阳还同步推出人才政策一站式导航平台,各类人才只需输入个人信息,即可与满足条件的人才政策进行匹配。人才可在手机端、网页端查询个人可享受的政策补贴,并通过办理流程图以及超链接直接转至相关部门网页进行申请办理,实现精准服务,有效避免人才错失政策享受机会。

除了“最多跑一次”的高效、“移动办事之城”的便捷,富阳还为各类人才提供“店小二”式的贴心服务。小到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大到人才购租房补贴,在方方面面都彰显和实践着一个理念——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首先是各类人才最为关注的购租房政策。富阳将根据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省市级重点人才,“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等不同层次,赠送人才总价不超过500万元住房一套或给予12万-500万元额度的购房补助和800-5000元/月的租房补贴。

其次在生活服务保障中,富阳同样为各类人才提供了相应保障。在子女入学保障方面,富阳对新引进的国家“双一流”高校毕业的硕士及以上研究生、评选认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其子女可自主选择富阳区公办或民办学校就读。在民办学校就读的,给予每人每学期1万元补助,可享受3年;在医疗保障方面,对杭州市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在富阳区公办医疗机构就诊,可享受绿色通道和“一对一”联络预约服务。

此外,为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舆论氛围,今年,富阳还隆重举办了第二届全区人才群英大会,公开表彰了“十佳教育名师”“十佳富春名医”“十佳乡村振兴领头雁”“十佳金蓝领”“十佳社工”“十佳非遗传承人”“十佳文创人才”等7个“十佳”系列人才与5家“重才单位”、5名“杰出人才”和5名“突出贡献引进人才”,在全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将尊才、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推到了全新高度。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董润珂 金俊熙 傅凌波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幸福村里的“幸福经”
· 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 城市大脑“双月攻坚”成果发布暨下半年工作推进部署会举行
· “亲清在线”平台全功能揭开真容
· 杭州蓄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 下城区助力贫困山区女性自强奋进
· 杭州市代表团赴恩施州落实扶贫协作工作
· “大下姜” 生长记
· 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 “闭关”七年,杭州南站澎湃归来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明年竣工
爱你久久共迎百年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