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社会宣传
 
小河街道发布“城市眼·云共治”2.0优化版
2020-07-16 08:35

深化基层智治探索

基层治理存在多元性和复杂性,如何运用数字治理,有效地倾听百姓呼声并给予回应?如何让数据指导基层工作,更精准地落实到“人”?

在杭州做强做优城市大脑、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窗口”的背景下,昨日,拱墅区小河街道发布了“城市眼·云共治”2.0优化版——“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平台,进行基层智治新探索。

“城市眼·云共治”是小河街道于2018年与中电海康合作打造的智慧型城市治理样板,主要实现三大功能:一看,二算,三用。以摄像头为“眼”,用人工智能大脑分析数据异常,通过应用场景有效治理闭环。

此次升级优化接入区级数据中枢,高度整合、精准筛选多部门数据后,通过AI眼云预警实现共治联动,从而使城市大脑应用全面向基层延伸,以数字思维再造协同治理流程。

换言之,“小河网驿”更像是一个集智慧发现、云上分析、共治处置于一体的“云上街道”。

以街道体制改革为框架

搭建数字治理框架

“我们在探索基层数字治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个困境:数据是无限的,而基层的人力与资源是有限的。”小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钟鸣说,“让数字治理落地就变得很重要,得让数据由‘有人看’变为‘有人干’。”

因此,“小河网驿”以街道体制改革后的“六办三中心”机构为框架,设定了38个应用场景,分别由街道相应科室承接:党建统领(党建办)、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办)、社情民意(党政办)、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办)、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办)、平安建设(平安办)。

一旦数据异常,系统就会将告警信息或需处理信息实时推送至责任科室和社区界面、APP或短信,由科室和社区形成线下处置闭环。

以区域发展办为例,如今辖区内所有企业数据均已接入“小河网驿”,对税在地不在、地在税不在、企业高管变动、地址变动、楼宇税收变动、经营情况异常、新增企业、政策匹配等八种情况可及时预警,以数字赋能“八必访”服务机制。

今年3月,浙江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收入同比下降超过15%触发预警,区域发展办立刻上门走访,发现企业受疫情影响,部分大客户取消了订单。针对该情况,街道积极帮助企业开拓新客户,协调解决招投标问题,使其业务得到了稳步提升。

据介绍,区域发展办使用“小河网驿”平台以来,从无目标到有依据,靶向出击,已帮助企业精准解决问题144个。

此外,为了让数据指导工作,实现服务更精准,街道各科室还要对该条线数据进行一个月一次的维护与更新,以提高事件处置效率。

多维度收集民意

打造有温度的数字治理

如果想让数据告诉基层该干什么,该往哪里去,那么多维度获取数据成了其中关键。

除了打通城市大脑区级数据中枢获取多部门系统数据之外,“小河网驿”平台还接入了辖区探头数据,加上日常信访数据,并实时监测网络舆情等,多渠道倾听居民心声。同时,居民还能通过街道公众号进入“居民信箱”,填写自己的意见建议。

目前,小河街道每月平均收到各类意见建议2000件左右。而这些民意热点通过大数据分析后,会被“小河网驿”平台系统抓取“关键词”,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则将自动生成“红茶议事会”的议题。借由该街道基层民主协商议事的主要载体,最终形成共治方案,回应居民需求。

以往,小河街道的“红茶议事会”都是在线下召开的,参与的居民群体比较固定。如今,感兴趣的居民都可以通过会议短信一键推送或扫描二维码,即时进入线上会议参与讨论。由此,他参与的各种讨论,或者他关注的哪一类社会问题,都会得到记录。当街道某项民生问题需要居民意见时,就能精准找到这些关心该问题的社会各界人士。

在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的当下,“如何优化旧改工作机制,协同推进改善民生”——成了最新议事主题。昨天,以此主题发起的一场“线上红茶议事会”就在街道热烈展开了。与线下会议流程一样,涉及旧改工作的7个社区工作人员、旧改设计方、居民代表、监理方以及三方办等参与主体共商共议。

退休前曾在单位搞工程的塘河新村社区老党员任建国,对老旧小区改造一向很上心。他第一次参加“线上红茶议事会”感觉倍感方便,“以后就算我在外面办事也来得及参与讨论,不受地点和天气限制了,很灵活。”

据悉,自4月试运行以来,“线上红茶议事会”累计召开了58次,参与人数逾800人、收集意见建议1032条。

“‘居民信箱’是反映社情民意的入口,‘小河网驿’平台是数据管理中枢。为了更高效整合力量、统筹职能,我们正在打造一个更便捷的治理‘出口’,即研发一款街道各科室与社区工作人员使用的APP。”钟鸣表示,届时相应预警信息可及时推送到APP,一键协同,以建立更优化的基层运行架构。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吕烨珏 通讯员 朱颜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上城 在高质量打造“重要窗口”中走在前作示范
·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原创动漫作品大赛启动
· 速度+温度 灾后自救更有力度
· 水利工程+城市大脑 杭州防汛亮“肌肉”展“智慧”
· 江干全力构建更多量身定制的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
· 做强做优城市大脑 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窗口"的决定
· 首届“青春协和——业委会里的后浪”主题论坛举行
· 洪水退去 钱江沿线全力推进减灾救灾
· “城市大脑”破解浙一浙二街区停车难
· 杭州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调整至Ⅲ级
老街新建“防洪墙”
书香伴暑假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新馆开馆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