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中心城迸发文明新能量 综述 上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东挽钱塘,南枕吴山,西濒西湖,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使上城从古至今皆是杭州“珍异所聚”“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和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 上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年文脉衍变尽在其中。在这里文化迷人、“最美”育人、文明养人。“最美现象”在上城已成“风尚”,“最美”行为从个体扩展到群体,“美”的种子随风飘扬、处处生根,形成生命力极强的“蒲公英效应”。 用文明创建,打造“最美”环境。上城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经过持续的文明城市创建,上城的公共环境、社会秩序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民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上城文明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彰显。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建成4家城市文化公园,28家社区文化家园,3家企业文化俱乐部,3家杭州书房,小营红巷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省级爱教基地。这些文明创建平台,成为“最美”精神践行和成果展示的阵地。 用典型选树,培育“最美”人物。上城区高度重视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做好区、街道、社区的“最美”三级推选机制。近年来,共入选中国好人榜2人,浙江好人榜27人、杭州好人榜48人,已有3000多名行业“最美”受到表彰,5000多名“最美人物”被发掘、宣传,涌现了全国首届文明家庭鲁立清一家、全国首批“新时代好少年”俞果、全国“最美志愿者”周炎珍等一批先进典型。连续开展七届的区级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评选表彰活动已成为上城区的文化品牌。 文化家园彰显国际范儿 春江社区:三美“红糖”中外文化在这里互融 紫阳街道春江社区成立于2008年9月,以春江花月住宅区为主体,居民2192户,常住人口5800余人,外籍居民120余人,涉及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乌克兰、俄罗斯等二十余个国家。 春江社区自2017年1月被评为杭州市首批国际化示范社区以来,以文化建设为纽带,以“共建社区文化家园,共享和谐宜居生活”为主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社区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创新社区治理,打造外籍居民与本地居民和谐共处、本土文化和国外文化相互交融的红糖(hometown)邻里文化家园服务品牌,形成“有阵地、有机制、有队伍、有活动、有特色”的五有社区文化家园。 春江社区文化家园重点做好“三美”工作。硬件完善阵地美。以国际化社区建设为抓手,对原有文化阵地进行改造提升细化功能,380余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地,分为花语工作室、图书阅览室、中西文化交流区、舞蹈室等,满足不同活动需求。同时,对室外中心花园文化小广场进行美化,不断完善室内外活动场地建设。资源整合人文美。不断整合辖区单位资源,推动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成立“常春藤”爱心公益联盟,联合辖区银行、酒店、卫生院、消防中队,为辖区杨绫子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提供学习、实习机会,让社会接纳包容这些特殊的孩子。同时,积极引入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文化活动场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供“朝阳、正阳、夕阳”课程,吸引社区不同年龄人群参与。国际文化品位美。积极打造红糖邻里文化品牌,为中外友人营造良好的“家”的氛围,推动国际文化与本土文化更好融合。社区内专设“境外人员管理服务站”,为居民定制双语《居民使用手册》等。开设书法、太极等中国特色课程,同时在端午、重阳等传统佳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吸引中外居民参与。 最美书房散发醉人书香 湖滨路上的杭州书房:智慧阅读让你更智慧 随着杭州湖滨步行街9月28日惊艳开街,步行街上的“杭州书房”精彩亮相:上城区图书馆仁和分馆、5G技术创新书城——利星“最天使”文创书城。 上城区图书馆仁和分馆拥有3300多册书籍,涵盖生活、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还配有电子书借阅机、内置3000册最畅销电子书,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阅读习惯。这里,全天候开放、无人值守、与杭州市图书馆通借通还,有效解决了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000平方米的利星“最天使”文创书城打造的24小时杭州书房·“阅”书吧,几乎占据了湖滨利星的整个4楼。目前书城已通过设立亚运特许零售店申请,为推广体育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秉持着“5G改变生活,智能改变阅读”的理念,书城积极参与中国移动“5G+”计划,将5G技术全面引入书城每一个角落,让读者充分享受智慧阅读带来的新奇体验。 一桌一椅一本书,沉浸其中,知识的大门由此敞开。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杭州书房,走进阅读的行列中,这也让我们的城市充满了书香。 寻根追梦架起教育桥梁 “行走德育”:打造区域全德育场 2016年12月,上城区启动“行走德育三年(2017年-2019年)行动计划”,通过德育内容的建构,探索“行走德育”的实施路径,绘制“行走德育”网图,将德育落细落小落实,形成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2017年,“行走德育”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上城区的“行走德育”,把德育工作从灌输转向体验,从封闭转向开放,从静态转向动态,让学生在快乐参与各种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滋养和浸润。 为了突出以“行走”促“体验”、以“研学”养“德 行”,上城区提出“笃行养德”的研学目标,设计了“寻根”“铸魂”“追梦”“扬帆”四个研学主题,通过挖掘资源、整合力量,各类场馆、企业、社区等资源作为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 围绕这些主题,上城区创建了80个研学体验点,全区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参加总计18次不少于32天的研学旅行。这些做法不仅为研学提供了实践抓手,也作出了制度保障,打破了各种知识学习的人为分离,消除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人为屏障,建立起资源、教育与人的成长之间的桥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最美公益展现温暖友善 张能庆公益服务站:微笑互助在路上 2000年,张能庆从老家浙江苍南来到杭州工作,开了一家理发店。那时店里剪一次头发的标价是20元,许多老人舍不得剪,老人们的节俭触动了张能庆,他决定为老人们义务剪剪头发,这也是张能庆公益服务站的初心。 如今,张能庆公益服务站志愿者超过4000人,他们用“微笑”传递感恩与快乐,以“互助”唤醒仁爱与慈善,公益服务站始终坚定地行走在公益的路上。 晴雨公益:西湖边最美“风景” 交通文明劝导是由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于2015年5月创立的志愿服务项目,参与项目人数已由8人扩充至1200人。志愿者们在每周末及节假日早上七点到九点,下午五点到八点半到湖滨商圈繁华路段进行交通劝导、指路引导等志愿服务。 西湖边人潮汹涌,志愿者在路口组成一道“人墙”,几十个披着红蓝黄马甲的人肩并肩、手拉手隔开延安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让观光的人群安全游览,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周炎珍:全国最美志愿者的坚守 周炎珍是全国“最美志愿者”,服务时长超4万个小时。对于志愿服务,她有使不完的劲儿,用不完的热情。从1997年开始,她便一直从事志愿服务,坚持每周花四天时间在志愿者服务上,风雨无阻、默默坚守。一天在市三医院,一天在鼓楼微笑亭,一天在小区内当巡逻员,还有一天在市民中心当志愿者,其余三天,她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街道、社区帮忙。 (杭州日报 通讯员 郭佳) |